話題:兩恩師指點八破港績陳嘉駿迎欄而上

話題:兩恩師指點八破港績
陳嘉駿迎欄而上

誰不想贏在起跑線,但三月冧莊香港田總「全年最佳男運動員」的陳嘉駿,中七才第一次參加田徑聯賽,22歲才選定400米相關項目,近兩年卻能八破港績,全靠兩位「神奇教練」。本月教院畢業的他已決定做全職運動員,力爭七月世大運及明年里約奧運參賽資格。
記者/攝影:徐嘉華、鄭嘉慧

多得「神奇小子」、殘奧金牌跑手蘇樺偉的教練潘健侶,嘉駿才踏上田徑路。小學對田徑一竅不通,中學就讀心誠遇到田徑隊教練潘sir,嘉駿才開始跑110米欄,他憶述:「那時約跑14秒8,中四至中七包辦大埔及北區運動會110米欄冠軍,但那時沒想過入港隊。」
中七那年,嘉駿第一次參加香港田徑分齡賽,110米欄得冠軍,400米欄則得第10。潘sir還記得當時為何揀嘉駿跨欄:「上體育課時,我見到他的手腳協調很好,速度及關節柔韌度不錯;加上他小學沒受過大量訓練,像白紙一張。跨欄這技術,只要肯勤力練就很易上手。」

歐陽家駒(右二)與潘健侶(右一)打造出嘉駿(左一)這顆田徑新星。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反叛學生畢業執教鞭

潘sir影響嘉駿的不止田徑,還令他決心要成為一位老師。自認中學時是個反叛學生的嘉駿說:「是田徑及潘sir改變了我,他是那種永不放棄的老師,投放很多時間在『曳』學生身上。」嘉駿中七畢業後先在教院讀兩年副學士,再讀四年學士學位,將於本月中畢業。
無獨有偶,嘉駿第二位恩師歐陽家駒,同樣身兼心誠及蘇樺偉的教練。嘉駿中七時,110米欄陷於15秒多的瓶頸位;直至三年後跟歐陽sir商討後,決定轉跑400米及400米欄。歐陽sir說:「對110米欄來說,嘉駿的身形不夠高亦太單薄。我見他的速度及耐力都很好,尤其有利於400米或400米欄後段衝刺。」

嘉駿(右)三月勇奪田總全年最佳運動員。資料圖片

力爭400米欄奔向奧運

嘉駿的「成名作」是兩年前台北國際田徑錦標賽,一口氣刷新400米跑及4x400米接力兩個港績,他說:「我同歐陽Sir會在練習中討論,不斷嘗試及改變,希望把成績再提升。」二人沒想到的是從該賽至今,嘉駿在三個賽項足足刷新了八次港績(見附表);其400米欄香港紀錄51秒33雖與明年里約奧運標準的49秒4有段距離,但嘉駿說:「家人都支持我為奧運試試,看能否追回遲起步的時間。」本月中他會到「成名地」台灣參戰邀請賽,望在400米欄再次刷新港績,進擊奧運。

知多啲:日籍新帥夠創意

嘉駿近年成績突飛猛進,有賴兩名「神奇教練」外,還有44秒78的日本400米跑紀錄保持者、前日本國家田徑隊教練兼現任東海大學體育部教授高野進(圖)助拳。香港田總於2013年初邀請高野來港出任顧問教練,主要對象是400米、400米欄及4x400米接力的跑手;港、日兩邊走的高野,即使不在港亦會規定約30人的「400米部隊」每周集合一次,按其訓練計劃練習。嘉駿表示高野教法新穎,包括會播音樂配合抬腿練習等。

亦敵亦友:學界欄王力追師兄

兩年前由足球轉戰跨欄,學界「欄王」張宏峰(Anson)起步較遲,造出的成績卻已直逼陳嘉駿。Anson明言視師兄為追趕目標,更望盡快傷癒,在本月中台北邀請賽前重拾佳態。
就讀九龍華仁書院中四的Anson,去年在全國中學生運動會奪得110米欄金牌,今年初於港九區第一組田徑賽兩破學界紀錄,三月更勇破400米欄亞青紀錄。但他透露自己專注跨欄訓練只有兩年:「以前我總覺得田徑很悶,反而愛足球這項團體運動。直至兩年前看到劉翔,忍痛堅持多屆奧運,才啟發自己堅持田徑訓練。」
Anson三月尾於馬來西亞跑出53秒44,推前自己保持的青年紀錄,同場的嘉駿則以52秒50奪金,這對跨欄孖寶可謂亦敵亦友。Anson稱:「嘉駿比賽時表現冷靜,我就會緊張得有小動作,起步前走來走去。他絕對是我的追趕目標,望多參賽吸取經驗,提升表現。」Anson又指打破青年紀錄的目標已達成,惜早前訓練時後肌撕裂,惟有避戰香港錦標賽,全力備戰台北邀請賽。

學界欄王張宏峰(右)視嘉駿為追趕目標,二人月中將同赴台北參戰。資料圖片

後起之秀:女將跑出個未來

踏入2015年,香港多位具潛質的學界田徑選手相繼「跑出」,紛紛造出港青及香港紀錄,以下三位勢成田徑場的未來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