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月底重啟遷冊研究的滙控,首季業績遠較預期佳,但市場聚焦遷冊動向,當被英國免費報《City A.M》詢問,遷冊考慮上「是否欠英國一份忠誠」時,行政總裁歐智華坦言,研究總部是否遷冊,「並非恐嚇,是根據經濟形勢的客觀檢討」。
記者:劉美儀 周家誠
歐智華又指英國銀行稅連連劇增,蠶食集團營運,已到了「我們再難向股東履行漸進派息政策的承諾」。
證券界則質疑,集團收益增長乏力,才要靠遷冊慳成本抵銷銀行稅。滙控首季稅前盈利按年升4%至70.59億(美元.下同),跑贏市場平均預測倒退1成半水平,每股派息0.1元。
滙控昨在港收報74.85港元,跌1%,倫敦股價在業績公佈後先升後跌,最多跌逾2%至折合約73.9港元,之後徘徊74.6港元。
兩周前集團公佈擱置了4年的遷冊研究,股價一度升至挨近78港元,歐智華昨在電話會議指,今年滙控要支付15億元銀行稅,集團正面對投資者認為總部最佳註冊地,要重新評估的「巨大壓力」。他估計,遷冊研究需時數月,若董事會最終決定總部搬走,「屆時會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表決」。
歐智華又重申「1865年我們已在香港開業」,1992年遷冊英國,多年來滙控是英國最大僱主之一,即使最終遷冊,亦只涉少數相關職位移動。
近日不少評論質疑,員工編制僅700人、外滙基金資產總值只及滙控總資產16%的金管局,能否監察國際大行滙控。歐智華回應,「我深信金管局絕對有資格監管滙控」。
賣拉美業務未有定案
除遷冊憧憬外,市場亦不斷傳聞滙控出售資產。對是否出售英國零售銀行業務,他強調新分隔銀行到2019年才成立,新銀行的企管、派息及稅務等監管要求仍未有定案,又暗示若未來喪失對分隔銀行的話事權,將對集團帶來「難題」。
滙控正審視巴西、土耳其、墨西哥及美國業務價值,有分析謂集團若大舉出售上述英國資產,其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資本要求評級,可從目前2.5%下降。財務董事麥榮恩只說,目前未決定是否出售拉美業務,但要符合巴塞爾定義,確要大幅出售。另外,集團無計劃出售交行(3328)股份,滙控亦沒有回購時間表。
滙控歐智華精句
「集團需時數月,而不是以年計,去決定最佳註冊地」
「遷冊檢討並非恐嚇,是根據經濟形勢的客觀檢討」
「我深信香港金管局絕對有資格監控滙控,金管局過去一直管理集團約80%盈利」
「2019年須分隔(ring fencing)零售及投行業務,若集團只是股權投資,而未能直接管控英國零售業務,對集團絕對是一個難題」
「英國徵費將令我們無辦法持守漸進派息的承諾」
「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望推動兩行盈利增長,而且集團代表是交行董事會成員,集團無計劃出售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