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越來越受本港年輕人歡迎,澳洲更是港人熱門之選。不過,澳洲廣播公司(ABC)卻揭發當地持工作假期簽證的外勞被嚴重剝削,不但遭剋扣工資、住宿環境惡劣,女的還遭性侵犯。有本港女生控訴,僅獲發不足當地最低工資20%的3.95澳元(約24港元)時薪。
每年約有15萬歐亞洲青年透過「417工作假期簽證」到澳洲工作,體驗人生。ABC新聞節目《Four Corners》走訪澳洲各地農場及養殖場,揭露工作假期簽證持有人過着儼如奴隸般的生活。這些食材供應商與招聘中介人合謀,將簽證者工資壓低三至四成,甚至更低的價錢,以便用優惠價向大型超市及連鎖快餐店供貨,來提高競爭力,由於供應商賬面上列出向中介人支付的金額,加上部門監管寬鬆,因而瞞天過海。
日做22小時
在偵查報道中作控訴的本港女生,20歲,教育程度良好,她理應獲發21至26澳元(127至157港元)時薪,結果只獲發3.95澳元,每周還起碼有60小時都在做摘葡萄這樣體力勞動的低技術工作。另一本港男子以憤怒目光訴說:「來澳洲我得到甚麼?甚麼也沒有!」
記者又直擊一批台灣青年在養雞場的惡劣工作環境,要日復日穿同一套骯髒又發出惡臭的制服,但澳洲本土員工卻可每天清洗制服。其他慘況還包括每天工作22小時、50人擠在一個房間睡覺,有的甚至要睡在穀倉、車房、貨櫃或狗窩;不准喝水與上廁所,即使尿濕褲子也被迫幹活。女士若想延長簽證,還要滿足僱主的性要求。一旦有人拒絕或投訴,就會被解僱或被逐出境。
由於簽證者多數不諳英語,又被帶到偏遠地區工作,往往救助無門。一名英國少女指「剝削得就像回到落後時代……我們遭到不人道對待」,有台灣女子更悲痛得在鏡頭前淌淚。
青年外勞的奴隸生涯鮮為人知,但原來極其普遍。全澳最大馬鈴薯供應商之一SA Potatoes,行政總裁馬拉菲奧蒂(Steve Marafioti)指幾乎每周都有招聘中介人上門游說同流合污,但即使集團已失掉兩家主要超市定單,仍堅拒剝削簽證者,他批評行家「走法律罅,向弱小一群開刀來提高競爭力」,已扭曲業界兼打擊澳洲聲譽。報道除狠批入境部門、公平工作申訴專員公署監管不力,還要求零售商有責任篩選道德供應商。
本報就ABC的報道內容向澳洲駐港總領事館查詢,假如港人遇到類似情況應如何求助、如何識別可信賴僱主等問題,惟對方僅以電話留言回覆指已將問題轉交澳洲當局跟進。
《蘋果》記者/澳洲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