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黑蠻來約,真不知道就在銅鑼灣附近,靠近崇光的永光商業大廈四樓開起了一家賣湖南菜的餐館,真有勇氣呀,在粵菜為主打的城市,湘菜有生存空間嗎?
那天除了黑蠻、小五和黃田,這桌只有三位是客,雙平即程治平、何冀平還有蔣阿姨我。
寫「天下第一樓」的何冀平是眾所周知的食家,而程治平不但會吃還會說菜,廣西出才子,我所認識的從羅孚、羅家公子們到小程, 都是筆下了得、口中說得,有才有趣的人物。
話說菜單出自小五手筆,她吃過也做過功課,還有面書中趣味相投的網友指路,菜單寫得很細緻,把湘菜的特點都陳列在桌上。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髮絲肚絲,那刀工之細與其味之真之有嚼勁,已不屬湘菜的範疇;一般人都認為湘菜的代表作是毛家菜,毛澤東愛吃的紅燒肉、武昌魚、重紅椒炒的雞鴨魚肉等等,總失之粗糙,但這家湖南軒也許了解到香港人能接受重口味的畢竟不是太多,因此有了些許的改良,其中以小蒸籠上的銀絲捲、燒賣、還有鴛鴦魚頭中可以放入的拉麵條就是很有水準的麵食。
翌日隨興約了幾位老友去吃他們在香港從未試過的重口味湘菜,出乎意料的是倒不像是說客氣話,座上人人都覺得啱口味,吃得很起勁,令我放心了。
但兩晚所見,座上客竟不滿,不同於其他在銅鑼灣開設的餐館;每一家每座之間幾乎沒有空隙的擁擠,有如入飯堂而不是餐館,那來情調可言,而這家恰好相反,也許是新開吧,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惜春只怕花未開已謝去,太匆匆的落幕了,也許我是杞人憂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