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籽】本地設計師 實測二代3D筆

【科技籽】本地設計師 實測二代3D筆

【科技籽:出閘搜新】
乘着3D打印熱潮,3D列印筆3Doodler兩年前於Kickstarter成功集資,「我手寫我心」從此立體化。如果依然把它視作玩具,似乎不甚妥當,因為兩位本地設計師黃穎欣(Kiwib)及鄭重言(David)去年以3Doodler畫出一條真人比例的連身裙,曾到世界各地展覽,就連Discovery Channel也有報道。最近,二代3Doodler面世,當然要找他們試玩啦!

裙子的誕生過程,其實並不驚天動地。當時,Kiwib留意到首代3Doodler推出後成為潮流玩意,但「畫」出來的都是耳環、項鏈及手鏈等小物,於是她想以新物料來製作衣物,遂找David合力製作The 3Doodled Seashell Dress。他們以seashell作主題、藍白色為主色,先畫出紙樣、設計圖案,再用3Doodler繪製,製作過程與真裙無異,前後共花三個月。並到倫敦、法國及杜拜等地的3D Print Show由模特兒親身展示,連Discovery Channel都曾報道,認真巴閉!

毋須㩒到實 控制更精準

最近,3Doodler 2.0面世,外形大變,重量亦減了一半,只有50克。二人試用一個月後表示,可以持續使用是其最大改良,因為舊筆要一直按着按鍵才能推出膠條,但新筆只要雙擊按鍵,便會自動推出,毋須㩒到手軟!Kiwib又提到:「雖然有不同筆嘴替換,但二代的筆嘴較幼,出膠速度亦較慢,若製作大型作品會較花時間。」同時,塞嘴的機會亦較高,要把舊膠推出才能更換,但膠條幼細是其優點,繪畫時能有更精準的效果。

3Doodler 2.0 $850(附兩包膠條)

達人秘訣:先畫草圖

由2D畫到3D,實際並不容易,如果不想停在「拉線」式的創作,Kiwib教路:「繪畫複雜圖案時,不要徒手創作,不妨印出圖案;並應貼上皺紋膠紙,方便取出3D圖案,避免兩者黐實。」3Doodler 2.0可對應ABS樹脂膠及PLA聚乳酸,前者需高溫處理,較硬身;PLA膠所需溫度較低,較軟身,定形時間較長易於塑形,但顏色選擇則較少。
David即場示範,先在紙上畫出框架,再快速塑形,看着他在短短十七分鐘,便把一個2D圖案變成3D公仔,最後更由橙膠換上黑膠,畫上煲呔及眼睛,一隻小小的免仔便告完成!

手畫3D裙揚名

The 3Doodled Seashell Dress曾在多個3D Print Show展出,Discovery Channel亦有作出介紹。

17分鐘速畫免仔

要在軟膠離開筆嘴後,快速做出想要的形狀,絕不簡單。

二代筆身大瘦身,拿得輕鬆,落筆更準確。

David即場示範3D兔仔,前後只用了十七分四十六秒。

3Doodler 2.0作品

銀包

手袋

Gadget Guy 評語:切忌心急

記者原本想用3Doodler畫一個2D蘋果,但事後發現像我這般心急的人,注定合不來,即使把出膠速度調到最高,亦嫌太慢,結果就是拉得太快,膠條變得太幼身,輕易折斷。果然,創作嘅嘢,還是需要耐性及苦功。

話你知:3Doodler唧膠塑形

只要在筆尾插入膠條,開啟後,膠條會受熱變軟,並從筆嘴推出。筆上有慢速及快速出膠兩種選擇,由於膠條帶有黏合性,只要掌握稍縱即逝的塑形時間,便可「畫出」心目中的3D形狀。

查詢:LOG-ON 2736 3866

記者:許福合
攝影:楊錦文
編輯:陳國棟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