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健籽】自由自主 在香港飛翔

【科健籽】自由自主 在香港飛翔

【科健籽:好動之城】
身邊朋友,閒時就望着天空,說真羨慕雀鳥可以在天空不受拘束,任意飛翔。身處香港這個狹窄都市,環境細壓力大,自然嚮往自由自在的空間。香港雖然地方小,不過只要有心尋找,要呼吸自由空氣,還是有辦法。有沒有想過玩滑翔傘,試試在天空任意飛翔的滋味。

遊遍各地學師

向右就拉右邊的繩,把身向右,相反亦然,控制不算難。

我要做飛機師!誰不想做飛機師?人工高,有型有款,身邊同事都是青春空姐。記者如果不是有近視,理科成績又差,也想做飛機師。阿星小時候也想做飛機師,但讀書成績不夠好。喜歡戶外活動,最討厭坐在辦公室內無無聊聊過日辰,後來就選擇了當游水教練。運動狂熱者,地上跑水裏游都試過,偏偏就沒有試過空中飛。六、七年前經過馬鞍山,看到有人玩滑翔傘,立即血脈沸騰,感覺像等了幾十年,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的運動。
為了圓飛行夢,走上中國大陸學習。學成歸來,感受到單人飛行的自由自在,不能自拔。一個人在天空,即使風景多美,沒人分享始終不夠圓滿。玩過單人傘以後,才知道有雙人傘的存在,阿星想把最美風景和身邊人分享,便開始了一個歐洲學傘之旅。為考雙人傘飛行員資格,先去德國,完成高級進階個人滑翔傘飛行員課程,然後遊歷意大利、瑞士、奧地利,一邊儲蓄飛行時數,一邊體驗外國最美的風光。記者還未去過歐洲,從電視從雜誌看,處處都漂亮,不知那個地方最難忘?「最舒服就是意大利,在阿爾卑斯山旁邊。那邊很接近其他國家,可以越野飛行,飛到其他國家,感覺很特別。」
最後一站是保加利亞,終於在那裏拿到了雙人傘飛行員資格,最後飛回香港。回到自己的地方,當然四出找尋可飛之地,阿星說其實香港的風景很漂亮,外國通常看到的都是山景,香港四邊環海,有山有水,絕對不輸外地。飛得多了,越來越愛,好想把這運動推廣開去,理所當然,想成為一個教練。要考教練,他去了美國。在那邊完成課程,回來後開設X-fly滑翔傘學會,全情投入到滑翔傘裏。

這是台灣埔里,當地的滑翔傘風氣比香港盛行,地方也多。

去到半空,GoPro是必須的。

阿星試過滑翔傘後,就全情投入。

政府缺乏規管

看到這裏,你有沒有發現,他學習滑翔傘的時間,全都在外國發生。原因很簡單,幾年前,香港大部份教練都是外國人,玩的也是外國人多,華人很少。幾年前學成歸來,成為全職華人教練。滑翔傘運動,在香港沒有一個法定機構去管理,去制訂標準。教練質素參差,又沒有法定安全指引,也不規定玩家要購買保險,對運動的推廣,有很多阻礙,學員的安全又沒有保障。「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地方限制。」他說。「在外國,地方廣闊,地點亦多。駕車去到飛行地點,起飛滑翔,玩完就駕車走人,簡單方便。」在香港呢?那天記者先乘地鐵到東涌,再轉巴士,然後行山30分鐘,才到達大東山的飛行地點。全程揹着大約25公斤的裝備,體力差一點也在中途暈低。香港人最講究要快要方便,這樣的行程,當然令很多人卻步。「現在情況已比以前好,但也希望政府多幫忙,多開放空域,才吸引到更多人。」

要起飛也不是易事,風向不對,便會有這種尷尬情況。

玩滑翔傘,風向最重要,這支旗,告訴你風向走勢。

記者試玩,跑出去時候,阻力很大,要用盡腳力。

從空中看我城

「三、二、一,跑。」記者全力衝刺,在岸邊雙腳一蹬,滑翔開去。整個過程當然不可能一人完成,後邊是阿星的推動。在空中,眼界前所未有的開揚廣闊,底下是樹遠處是海,風一陣陣吹來,往右就拉右邊繩向右邊靠,反之亦然,簡單易明。不過要看風向,要捉氣流,當然是很深的學問,有阿星控制,記者只要盡情享受這片天空,「會上癮的!」他語調輕鬆。「這個運動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坐着玩,幾個鐘都不會累。」
三十分鐘過後,回到地面,依然興奮。上天下海都試過了,但在空中那種自由暢快感覺,不足為外人道,未試過不會明白。第一次在高空三百六十度看香港,你發覺這個城市,很美很美。

裝備篇

左邊是高度計,隨高度發出聲響,提醒你與地面的距離。右邊是對講機,令你在空中也有照應。

坐袋,它連接滑翔傘,內藏安全氣袋。頭盔是必須的,保護頭部。護具是給初學者使用。

香港唯一世界賽選手

滑翔傘在香港不普及,不過不代表沒有人才。剛過去的第十四屆滑翔傘世界錦標賽,雲集全球四十九個國家,一百五十位最頂尖的滑翔傘選手的比賽,當中出現一個名字,李業慈(Kevin),他是香港人,醫生,滑翔傘選手。
以前Kevin間中會跑步游水,不算是運動愛好者。前幾年去了歐洲旅行,看到有人玩滑翔傘,忽然有股動力,好想試一試,一試就入了迷。「曾經在石澳見人玩,不過當時沒甚麼時間學習。」念頭已種在心裏,在歐洲開始發芽。當時間間斷斷的玩,也沒有想過去參加甚麼比賽。有天朋友跟他說,這樣悠悠閒閒的玩沒甚麼意思,一定要參加比賽,技術才會進步。「覺得很有道理,就開始參加比賽。」比賽時感覺完全不同。「你會極度集中!平常閒玩,很多技術做不到就放棄,但比賽時你會不斷堅持不斷嘗試,最後有成果那一刻,最開心。」滑翔傘給他的是心靈上磨練,他喜歡不斷接受挑戰。

唯一一位參加世界賽的香港滑翔傘選手,李業慈(Kevin)。

Kevin去到哥倫比亞參加世界賽。

一年二十賽為儲分

後來轉工,在工作與工作之間有大段空檔,就把心一橫,立了參加世界錦標賽的心,為儲分一年參加近二十個賽事,最後,願望成真。「當然沒有想過贏,根本不可能贏,其他國家的都是職業選手,有隊醫、司機、廚師。看他們如何走線,如何用氣流,自己做不到,但絕對大開眼界。」其他國家,資源充足,他作為香港選手,有甚麼呢?「希望政府可以給一點點支持吧。不及有甚麼金錢資助,我連制服都沒有,想有件香港選手的制服,印上自己的名字,要求也不是很高吧?」要求很低,也不代表可以達成,在香港玩一個冷門運動,這是合理下場。
政府沒有支持以外,在香港玩滑翔傘還有甚麼不滿足?「香港的天氣很好,環境也美,就是地方太小了,人好像在金魚缸裏,兜來兜去。在外國可以山過山飛,又可以玩花式,在香港就做不到。」在香港,他最喜歡到大嶼山練習,那裏比較開揚,氣流比較複雜,可以練習較多技術。「初學者都只會和滑翔傘鬥力,要大半年時間才可以熟習。過後你就可以好好享受,在空中看風景,追雀仔飛,想怎樣都可以。」最近在練三項鐵人,鍛煉身體,暫時把滑翔傘放下了。離下一次世界賽還有很長時間,也不急着練習。Kevin平常行醫救人,他自己的壓力心結,惟有在空中飄盪間,才可以任意釋放。

滑翔傘的天時,地利,人和

玩滑翔傘,最重要是天氣。要看風向看雲態,落雨打雷不能玩。因為在空中沒有人幫到你,危險性很大,對天氣情況認識不足,隨時出事。通常飛傘之前一日,才可以確定能不能夠出發,地點也不固定,要看風向。如果去到飛行地點,形勢不對,也不會飛,一定是安全至上。香港只有8個地點可以飛傘:浪茄灣、北潭坳、八仙嶺、馬鞍山、西灣、石澳、九龍坑山及大嶼山南。每個場地有固定的範圍及高度限制,在這些場地範圍及高度下飛行便是合法飛行。現時香港沒有法例規定在香港飛滑翔傘必須購買第三者保險,亦沒有保險公司提供滑翔傘的第三者保險。緊記找一個有牌的合資格教練,香港沒有監管,上堂前問清楚,才安心。

查詢: http://x-flyhongkong.com/

記者、編輯:李聰
攝影:梁志永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