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每日上網看新聞

退休後每日上網看新聞

【本報訊】魯平於上海租界出生及成長,中學就讀英國人辦的雷士德工學院,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中共省部級政壇屬少見,故80年代初中英談判他是中方關鍵人物之一。退休後他仍關注海外動態,自稱每日至少上網三個鐘,「海外報章一網打盡」。

鍾情新事物

李柱銘曾透露80年代初與魯平打交道時,由於自己普通話「麻麻地」,故魯平用英文與他交流。回歸後魯平退休定居北京銀閘胡同,他曾向本港親中報章透露,每日要看空運北京的香港報紙,及每日至少上網三個鐘看新聞,每周要打數次高爾夫球。
曾任基本法草委的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是魯平「波友」之一,兩人不時相約內地打波,但劉昨稱「最近一年冇見過佢,因為佢隻腳痛;以前打完波佢都係即刻上返車,大家旨在傾吓偈」。
魯平鍾情新事物,流行的數碼相機、網絡、軟件都是心頭好,還是音樂發燒友,家藏大批音樂磁帶和CD。工科出身的魯平曾自爆文革時當電工,曾裝配半導體短波收音機,偷偷「收聽海外敵台」,1971年林彪乘飛機叛逃摔死在外蒙古,內地還沒公佈,他就通過海外電台先知道了。
魯平雖痛斥港獨,十分愛國,但本港傳媒曾披露他有一子一女,兒子魯恭、兒媳姚珏(著名小提琴家)都有香港身份證,女兒更早已移民美國,兩名外孫女均在美國出生成長,獲美國國籍。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