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連鎖書店壟斷市場,但龍頭書局三聯、中華與商務(簡稱三中商)繼冷待雨傘運動等書籍,更被批指受中聯辦掌控。「You are what you read」,不想當填鴨,或可多走一步,獨立書店如地攤、開益書店、樂活書緣及MCCM Creations等,都是在困難經營夾縫中,開出的一朵朵的花。
記者:朱雋穎
專賣冷門書 辦講座興趣班
在這個書店比金舖稀罕的年代,社區獨立書店更是絕無僅有。屯門置樂花園有間「樂活書緣」專賣「三中商冇嘅書」,又預留空間供免費漂書,更不時舉辦公益講座,服務街坊,猶如社區中心。
送二手書吸客
店長鄭偉謙說,樂活書緣創辦人是陳根錦博士與林亦子醫生,後者曾於北京見證八九民運,對中國失去一整代有理想的知識分子感痛心,且不忍本地讀書風氣越趨蕭條,遂成立書店。店內書籍都是他們喜愛的類型,鄭笑說不少是三中商沒有賣的,如大量中國公共知識分子著作、簡體字繪本《三個強盜》等,同時有科普、哲普、文學及健康書籍,也有一整格的絕版黃巴士叢書。
不過書店每月營業額只有8,000元,交租也不夠。他說明白某類書較易銷售,可改善書店的收入,但不符店主推動更好讀書風氣的堅持,「啲人成日入嚟問有冇金融書呀、旅遊書呀,但真係冇囉,不如睇吓呢本講吉爾吉斯嘅繪本。好有質感,講到人哋點樣感受個城市,而唔係教你點消費」店內亦有大量二手書只送不賣,歡迎有需要人士帶走。
他觀察到,很多街坊途經書店,或會好奇隔着玻璃探看,「有啲人以為入舖頭就一定要買嘢,唔買就唔敢入」,故特將漂書箱放到門外,希望至少先吸引人們翻書。除了工人權益或健康等公益講座,店內亦開辦手工藝班、主題書展及讀書會,最近的一次是介紹伊斯蘭文化與世界,未來亦計劃到附近學校辦通識讀書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