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籽:寵愛生命】
寵物殯儀館內很寧靜。剛喪貓、準備出席喪禮的陳先生坐在梳化上木訥地編織花圈,陳太攤開給愛貓的信,邊讀邊飲泣;另一邊廂,哥基犬就躺在隔壁房間,主人握着牠的手說再見。
根據香港統計處數字,我城現時約有二十五萬隻家狗和十七萬隻家貓。自從一九九九年政府關閉寵物焚化爐後,坊間的寵物善終公司便如雨後春筍般冒起,但卻因未受政府發牌監管而良莠不齊。我深入其中一間,記錄員工為離世動物潔淨身體,甚至為支離破碎的屍首重組體內器官組織、縫合傷口。寵物安詳的臉、床前主人的淚,都說明社會對這行業的需求,不會隨政府的漠視而減退。
堅尼地城屠房附屬的公營寵物焚化爐停止運作後,政府提議把寵物屍體放置堆填區,但建議一直無法被大眾接受。私營寵物善終公司成為主人們唯一的依靠,由接收屍體、火化、將骨磨成粉再放入骨灰罈,及至入土為安等服務都交託善終公司。能承受攝氏八百度高溫、由火山石製造的焚化爐重達六噸,就只有工廈能負荷,可惜在內經營生意又與政府指明的工業用途不符。過去十年間,愛護動物團體多番要求政府向寵物殯儀行業訂立發牌制度,保障消費者,但二○○六年食物及衞生局表明現行條例已足夠。於是,多年來這些善終公司的焚化爐排煙量、衞生滋擾、貯存危險品等分別由環保署、食環署和消防處管理,而地政總署對工廈設寵物骨灰龕則持「不屬緊急需處理」的態度。不過一旦執法,政府隨時能充公違契物,社會將面臨寵物離世後無處可歸的無奈和悲哀。
無課程可讀 自學魚絲縫傷口
今年才三十五歲的勞師傅十一年前踏足寵物殯儀行業,由潔淨遺體、火化到將骨灰放入骨灰罈等工序皆一手包辦。他見證着社會由過去只重視貓狗,到近年連金魚、小鳥、青蛙、雞、蜥蜴和倉鼠等亦獲主人安排火化的變遷,他認為香港人對寵物善終行業的需求與日俱增,不過至今仍沒有相關課程讓業內人士進修。勞師傅的經驗,全是自行摸索累積得來的。
入行不久,勞師傅即遇上因車禍而腸穿肚爛的小狗。他待夜靜無人之時,在遺體沖涼房內忍受着惡臭,為動物沖身及縫合傷口。後來,他參考其他遺體身上由獸醫縫補的傷疤,以魚絲代替線,縫補方法便一直沿用至今。提到當初曾因太用力為因癌病逝世的動物洗澡,令其肉瘤連皮掉落;以及用熱水沖洗被送抵公司前已發脹的屍體,讓牠進一步膨脹,勞師傅依然一臉歉意。於是,他現時每次處理動物遺體前都會了解其死因,洗澡後吹乾牠們毛髮時,又會細心地預備消毒藥水清理由眼、鼻和屁股滲出的血水,最後還在動物身上輕撒爽身粉辟味,黑色毛髮的則噴動物香水。漂亮如初的小毛孩被合上眼,舌頭放回嘴巴內,安躺在睡床上。勞師傅說主人的淚水、連番的感謝,都是一直推動自己的力量。「我過往會將寵物側放,但有一位主人將他的八哥犬抱起俯卧,說牠們那樣子睡最好看。」自此,勞師傅都會將八哥犬俯卧床上,是他對外面等候主人的心意。
儀式與人無異 火化留骨紀念
根據信仰,宗教送別儀式不但能帶領寵物赴動物界天堂「彩虹橋」、踏上投胎路,亦是安慰一眾主人的精神良藥。不少善終公司均設中式靈堂和西式禮堂,客人可自行聘請,或託善終公司代聘法事師傅或牧師主持儀式。已離世的波斯貓「charchar」和哥基犬「波波」的主人都參加了眼前這場佛教法事。蓋上被的小天使們安放在枱上,被鮮花、素食、貓罐頭、狗餅乾圍繞着。三小時的儀式中,碎念經文的聲音從未停止,主人們偶然被法事師傅請到枱前鞠躬點香。二人均不是佛教徒,惟誠心上香、念誦經文,就是他們為陪伴自己一家多年的小天使送上的最後照顧。
打開焚化爐的門,熱氣撲臉,波波主人目送被推入烈火中的愛犬,難忍傷痛,掩嘴痛哭。「初入行時我很麻木的,後來聽主人和我分享與寵物的點滴,也會難過落淚。到現在,我只有看老人家送別『老伴』時會哭。」勞師傅對我說。犬隻和貓只需一小時便能完成火化,波波主人隨着勞師傅,與他站在不銹鋼盤邊,默默地將愛犬的骨頭放入筒中,再打磨成粉。
近年,勞師傅每年平均會遇上一匹馬,由於焚化爐容不下達二千磅的馬匹,只好將馬匹切割分成上、下肢,再直接推入火爐。正常情況下,動物會被先放在不銹鋼盤上,再推入火爐中。除了馬之外,要四位職員合力枱起的二百磅肥豬,都會被直接放入爐內。五小時後,尚餘骨頭的重量不過是原來的2%,要打開火爐一整天,才能將熱氣散去,讓職員可以爬入內將骨頭取出。
盤子上,波波的骨頭已被清理得七七八八,「你要不要留起這些腳趾骨作紀念?」波波主人接過師傅遞上的小骨頭,眼內又是一片淚光。
寵物身後事
寵物善終服務是全球性議題,不少地區均設立監管機制,從不同途徑處理寵物的身後事。
美國:全國有超過六百個寵物墳場,部份埋葬人體的墳場亦設地方安葬寵物。
台灣:台中市長去年制訂「台中市動物屍體處理自治條例」,對寵物遺體處理作出規範,短期內於動物收容所設寵物焚化場,同時另覓土地設立寵物焚化設施。
澳門:設市政狗房登記離世動物並提供冷藏服務,再排期到路環市政狗房進行火化,主人即日可領回已放入骨灰罈的骨灰。
香港:現時處理寵物遺體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由愛護動物協會代為收集,再交由食環署送到堆填區;主人亦可親自將遺體用膠袋包好,註明「動物屍體」,交給公眾垃圾收集站職員,運往堆填區。其次是光顧私人的寵物善終服務機構。骨灰可安放家中或善終機構的靈位,亦可選擇埋葬於私營寵物善終公司租下的土地。不少主人亦愛將寵物,如魚、烏龜和蛙的骨灰撒在本港海域,範圍跟食物環境衞生署訂立的人體骨灰撒放區域相同。
記者:許 政
攝影:鄧鴻欣、伍慶泉
編輯:黃仲兒
美術:楊蕙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