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方集:一帶一路的魔鬼細節 - 張宗永

圓方集:
一帶一路的魔鬼細節 - 張宗永

自從習主席提出一帶一路之後,大家都鸚鵡學舌,近日演講台中最常聽到的名詞,非一帶一路莫屬。一帶一路這個筐的好處是:放甚麼進去,悉隨尊便。

借計劃解決三大難題

話說回頭, 一帶一路的構思是很有道理的。很多人都知道,中國現在正面臨嚴重的產能過盛,水泥及鋼鐵等第二產業都出現嚴重的供過於求,此外,重工業例如建造業等,近年亦努力找尋海外市場,希望將中國的技術和原材料輸出第三世界,再利用亞投行融資,將國家儲備洩洪,藉此建立中國的影響力和國際地位,真是一舉三得!正是一帶一路的屠龍刀再加上亞投行的倚天劍聯合起來,誰與爭鋒呢?
習主席4月中旬訪問巴基斯坦,簽訂了中巴合作協議,宣佈46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包括鐵路改造、興建發電廠等等,此舉被視作一帶一路的啟航,一時間商家都磨拳擦掌,在巴基斯坦找尋機會。
巴基斯坦這個國家的政治立場很特別,立國之初由於世仇印度獲得蘇聯支持,巴基斯坦很自然便選擇了親中。 作為世界上第二多回教人口的國家(印尼是第一),巴基斯坦曾經長期支持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恐佈分子阿爾蓋達的在巴基斯坦也非常活躍。自從911事件之後,美國為了反恐,大力籠絡巴基斯坦,但是巴國的軍政人員和回教激進組織仍然是藕斷絲連。拉登便是在巴基斯坦境內的住宅中被美軍突擊隊擊斃的。
中國近年努力突破美國在亞洲的圍堵,巴基斯坦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棋子。近日中國和越南重修舊好,在緬甸則再不公開支持金三角的反政府部隊,亦是如出一徹。
我在紐約的一個合夥人原籍巴基斯坦,跟當地政府關係很好,早些時候他拿了一個太陽能發電項目找我幫忙, 因為巴基斯坦整個國家極度缺電,能源項目是具吸引力的。這個太陽能項目發起人要找銀行貸款,當地人告訴他只要找到中國承建商,再加上出口保險,國內銀行的貸款便會很便宜。我的大陸同事為這項目敲了很多門,發覺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海外基建項目要融資,貸款銀行、承建商(EPC)和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是關鍵的鐵三角,銀行貸款需要出口保險支持,國家出口保險卻是為了幫助承建商拿國外合約。

須清楚項目受保範圍

央企要配合國家政策,是傳統的光榮任務,但近年更流行的是「風險自負」,銀行貸款始終要看風險,當中包括:一、項目會不會爛尾,最終建不成;二、項目建成之後,供電可不可以聯網,以及買家是否已經簽了電力購買協議(Power Purchase Agreement,PPA);三、售價雖然有PPA保證,會不會出現成本超支,項目由盈轉虧;四、當地政府違約或出現外滙管制。
化解第一項風險,需要有一個具說服力的商業計劃書和具實力的承建商;第二項風險可以藉國家(例如首都市政府)發出的購買電力協議解決;第三項風險回到商業計劃的可行性;最後第四項風險就要靠出口保險支持。
銀行貸款給予像巴基斯坦這些高風險國家的項目,很多時都會要求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信保)提供擔保。但中信保一般只會擔保國家債務和貨幣可兌換性,不會擔保購買電力協議,縱使中巴兩國今天打得火熱,我們和中信保洽談,他們仍然堅持立場。但巴基斯坦當地人告訴我們,巴國政府是不會直接擔保PPA的付款的。
投資要看大勢,而落實卻要看細節。一帶一路的整體構思甚具吸引力,但在執行起來,很多細節確實並不簡單。就像我們推進這項目,便困難重重(最後算賬,原來中國承建商的建造費並不便宜),我們唯有見招拆招。

張宗永
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
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