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天橋連城 尋找沙田老味道

【飲食籽】天橋連城 尋找沙田老味道

【飲食籽:搵食地圖】
沙田,是貨真價實的「堅離地城」。

大大小小的商場,長長短短的天橋,沙田市中心就這樣連成了一個如履雲端的天橋之城。

從希爾頓中心向東走到禾輋邨,一點六公里的路程,那怕雨下得再狠,人們還是可以穿梭天橋間,在不被沾濕的情況下安然走過。

這樣蜘蛛網一般的沙田,是個令區外人茫茫然不知身處何方的迷陣。然而沙田友可以依次數出商場的名字:希爾頓中心、偉華中心、新城市廣場、沙田廣場、沙田中心……就像九龍城人可以順序念出聯合道至打鼓嶺道的街道;西環人可以分辨出西營盤、石塘嘴和堅尼地城的分界一樣。這是土生土長的本能。

只是近年沙田的變化實在太大。

化妝品、金舖、藥房、名牌店,取代了噴水池、報紙檔、麥當勞。連我這個在沙田住了幾十年的人,也差點認不出沙田了。只餘下很少的線索,讓我找回那個我喜歡的沙田。

沙田本是一片不毛之地,粵語長片中的胡楓和蕭芳芳告訴我,沙田是爸爸媽媽那年代年輕人的拍拖勝地,名勝是紅梅谷、萬佛寺、西林寺、望夫石。
後來為了應付人口膨脹和大量內地移民湧入,政府開始發展衞星城市,移山填海增加土地,解決住屋問題,並希望地區可以自給自足。
於是,一九七三年,沙田新市鎮發展計劃開始。一九七五年,沙田第一條公共屋邨瀝源邨落成。一九八四年,新城市廣場落成,成了沙田的心臟。同年,我也搬入了沙田,從此成了沙田友,和沙田一起成長。
八、九十年代的沙田市中心,是沙田的黃金時代。
那時候的沙田,並不是現在的沙田。
今天的新城市廣場是白色的,那時候的新城市廣場是磚紅色的。現在新城市中庭空蕩蕩,從前那個位置有着全港第一個室內音樂噴泉。以前火車站不遠處有一個報紙檔,是沙田人的「五支旗杆」,在還沒有手提電話的年代,我們總愛在那兒等人。現在,我不知該去哪兒找你。

那些年娛樂食肆林立

沙田以前娛樂很多,有八佰伴、有fun zone遊戲機舖、有水上樂園、有歡樂天地、有龍城漫畫店、有前衞卡拉OK,還有一間非常大型的UA戲院,我在那兒看過第一集《哈利波特》電影。今天,沙田UA舊址仍然是一片爛地,《哈利波特》亦早已曲終人散,小女孩妙麗變成了女神Emma Watson。
沙田的餐廳,更加是教人念念不忘。
東東雲吞麵的孖寶雲吞;陽光一代的燒雞髀;仙跡岩的甜不辣;哈迪斯的牛仔之堡。曾經有過的超人主題餐廳,門前擺放的是超人吉田,現在正當紅的卻是超人Max。小金井讓沙田人初次見識壽司之味;農場餐廳讓我們人生首回把沙律當正餐;小巴黎是我們越南菜的啟蒙者,那些年,誰沒有試過誤點了一客鴨仔蛋而大吃一驚?
今天沙田市中心小本經營的食肆越來越少了,就連大品牌如麥當勞,也抵不過結業的命運。
在沙田連綿的天橋上行走,找回那些還在的老味道,都是地道沙田人熟悉的集體回憶。它們的身世,也許跟現在的沙田市中心有點格格不入了,卻成就了從前最美好的沙田歲月。
只有它們,這些年來,一直都在。

碩果僅存,第一代食店

德興是好運中心的龍頭大哥。他在好運中心一共有三間店,一家潮式粉麵、一家茶餐廳,還有一間賣海南雞飯。那間粉麵店最悠久,就在天橋口的位置,足足經營了三十二年半,老闆張章明記得清清楚楚。「我來開店的時候,沙田只有幾座建築,過馬料水還得坐船,人們來沙田是為了踏單車。」
他可說是沙田的開荒牛之一。身為潮州人的他打魚蛋出身,店子順理成章賣潮州粉麵,而每到晚上,更會兼賣潮州滷水和打冷,是我常去的飯堂。事實上不是沙田街坊,也不會想到小小一間店子,也有好味的陳年滷水。他們的滷水膽已經十多年,每天會加入新料再熬,滷水鵝、滷大腸、滷豆腐……統統味香而濃,卻不覺鹹。魚飯用新鮮魚,元朗烏頭滿身黃油就最好吃了!店內還有新鮮的雞雜粥,味鮮粥綿,幾十年來水準如一。
「這也多得龔如心,她生前很喜歡我們德興,更親自落舖找我到她旗下商場開分店。」張先生說道。「多得她我們才負擔得起租金,可以做下去。很多從前跟德興差不多時期開的店,如小巴黎、三寶齋都因捱不住貴租而結業。」

鹽焗元朗烏頭$75、秘製去骨滷水豬手$42、錦繡大雜拼盤$93、雞雜粥$24、白烚大眼雞$85

每日下午五時後有打冷供應。

其他地區都有分店,但老闆張先生天天都留在沙田店,只因這是他第一間開的德興。

德興粥麵店
好運中心3樓6號C舖

跑馬日,送來串燒飄香

新蒲坊的舖位又小又僻,偏偏因為毗鄰馬會,又讓它生意其門若市,尤其是賽馬日。
平常賣大路車仔麵,可是一到下午四時串燒開賣後,便進入最黃金時段。
串燒款式雖然不算特別,也不過用電爐燒,但因為客人多,流量快,只有人等串燒,沒有串燒等客,所以每串等於是即燒即吃,熱辣辣的特別好吃。而且串燒的份量十足,一串燒雞肉足有七吋長,才賣$10,有着街坊價的可愛。
兩兜蘸醬一個是沙嗲汁,一個是蜜糖,讓客人無限添加,毫不吝嗇。

所有串燒都是即烤,因爐細客多,要花多點耐性等候。

沙嗲醬和蜜糖任君添加。

煙肉腸仔串$10

燒豬頸肉$10

燒牛肉$10

新蒲坊
好運中心3樓109C2舖

凝住時光,你我他的粉麵店

若果你想看看老沙田是啥模樣,來嘉香汕頭魚蛋粉麵家就行了。
嘉香自瀝源邨落成後就開始經營,幾十年來除了加裝冷氣,裝潢倒是沒改變,就像凝住在時光之中。
嘉香從前的老闆是個大叔,他的子女常常在舖內幫忙兼做功課,場面煞是溫馨。最近不見他了,原來把店子頂讓給熟客朱先生,換上了朱生的囡囡來店內幫忙,場面一樣溫情洋溢。
「我們住沙田的,幾歲大時爸爸已經常帶我來吃粉麵,一個月至少兩、三次,跟之前經營的那位叔叔熟絡了,現在我們用的粉麵、炆牛腩的方法都是跟他從前的一樣。」朱小姐說道。
炆牛腩是這兒的招牌菜,以磨豉、南乳、乾葱、五香粉及滷水料等一起打爛拌成如藥膏,加入湯底中分幾次來炆牛腩,牛腩不只腍,還有一陣複雜的香氣,是幾十年前粉麵店的老味道。

朱生兒時常幫襯嘉香,最終頂手經營,客人變老闆。

店內裝修幾十年不變,有如時光倒流。

牛腩麵$25

淨豬手$60

淨雲吞$25

嘉香汕頭魚蛋粉麵家
瀝源邨華豐樓2樓1號舖

沙田人,第一次的奢華

一九八九年,所有人都忘不了的一個年份。那一年沙田人額外多了一個記憶,那年帝都酒店開幕。在沙田這個以住宅為主的社區,開了一家酒店,對於沙田街坊來說是樁大新聞,能夠一家大小在酒店內吃一次自助餐更是大件事。
已記不起當年吃了多少隻加了厚厚cocktail sauce的生蠔,只記得那是從中午開始的興奮。
長大了,偶爾還是會來帝都吃自助餐,只是早已學會了吃生蠔只加一點點檸檬汁。
我不去自助餐餐廳2+2,我喜歡all you can eat的City Art。這兒的頭盤和甜品是自助餐形式,頭盤選擇包括parma ham、沙律、凍海鮮,最吸引的是每天都有三款時令生蠔,即席開蠔,包括有澳洲的coffin bay、smokey bay和美國的taylor pacific。
另有一個十九道菜的餐牌可以無限次任點任吃,菜式每幾個月便轉換一次,以歐陸菜為主,有pasta、扒類、羊架及煎魚等多款選擇。食物都是即叫即煮,既不必走來走去自取,賣相和味道都比一般自助餐優勝,而且每道菜都份量不多,讓人可以多試幾款。最窩心是價錢仍然是沙田街坊價,每位$568,經信用卡折扣優惠後不用$500。

任點任食最受歡迎的是即開生蠔,每日有三款選擇。

時令生蠔,現在供應澳洲coffin bay、smokey bay和美國taylor pacific。

意大利
parma ham配蜜瓜

薰衣草及士多啤梨味馬卡龍。

香煎鱈魚伴松露薯茸

香草烤澳洲羊鞍

City Art Restaurant
帝都酒店2樓
成人$568、小童$288

麥當勞,由暑期工說起

新城市廣場的麥當勞結業了。
一九八九年新城市麥當勞全年交易次數超過二百五十萬次,一九九二年更打進全球最繁忙的麥當勞餐廳十大之列。它結業了,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周碧緣(Candy)算是看着麥當勞如何走過這些日子了。
Candy七歲的時候搬入沙田,至今住了二十年。她在這兒念小學、中學。跟大部份的沙田人一樣,周末就是逛新城市,她最愛光顧的是那時候還在四樓的麥當勞。她愛吃早晨全餐、最愛漢堡神偷,更喜歡那一列火車模樣的卡座。「小時候覺得這間麥當勞特別大,從門口走到counter路很遠,感覺就像機場跑道似的。」
因為這份回憶,Candy從暑期工開始便在新城市的麥當勞工作,後來轉做長工,至今十多年。經歷麥當勞由四樓搬上五樓,看着麥當勞由滿牆麥當勞叔叔變成型格裝修,還引入了McCafé,到最後更見證它結束。「最後一日,有很多客人在門前影相,亦有很多從前在這分店打過工的同事回來拍照留念,很多以前的熟客亦特意回來。」我們從來沒有覺得在沙田分店工作比別人優越,可是在新城市這間店工作,的確是很快樂。」Candy說道。
因為新城市廣場的麥當勞,就是如此與別不同。

Candy讀書工作都離不開沙田。

希爾頓中心

一九八五年落成,發展商為華懋集團。希爾頓中心一直是沙田人流比較凋零的商場,以小商戶為主,近年進駐了很多醫療中心。商場內有名的食肆是有地獄壽司之稱的明將迴轉壽司,openrice上出奇地有不少食評說即炸食物如炸豬扒、炸蝦其實唔得人驚而且幾好食。不過我認,我膽小,我怕事,我沒有嘗試。

「名店」明將迴轉壽司,聽說炸物質素還好,有膽不妨一試。

偉華中心

一九八六年落成,為長江實業物業。商戶不多,曾經有過一家非常受歡迎的小飛象葡國燒烤餐廳,每次有人點羊髀的時候還會敲鐘通知全場。地面有一間奇興咖啡餅店,以蛋撻馳名沙田,是不少區外人必食的沙田名物。

偉華中心現在最大客戶之一是補習社。

奇興咖啡餅店 
偉華中心地下1B-1D號

蛋撻$6

新城市廣場

新城市廣場所在位置就是從前沙田墟市的所在地。一九七九年沙田墟市清拆,隨後招標興建新城市廣場。當年只得新鴻基集團和另一財團入標,最終由新鴻基投得。當時新城市廣場一期面積共一百萬呎,而且不連住宅,是非常鮮見而大型的地產項目。為了打響聲勢,新鴻基特意赴日邀請八佰伴前來開業,開幕當日還在城門河大放煙花;再加上當時全港首座室內音樂噴泉,成功令新城市廣場成為沙田市中心的心臟,由它居中以天橋連接附近的各座商場。

沙田中心

沙田中心於一九七七年開始設計,一九八一年落成入伙,是沙田市中心最早落成的建築物之一。商場風格走民生路線,有服裝店、鞋店、髮型屋及糖水舖。

沙田廣場

沙田廣場前身為沙田墟巴士總站,一九八三年停用後,一九八八年落成住宅加商場。從前沙田廣場是飲食重鎮,有過小金井自助壽司、小巴黎越南餐廳、三寶齋素食、新光酒樓等等,可惜現在已變了藥房和金舖商場。

好運中心

一九八三年入伙,是沙田市中心最早期的建築之一。好運中心在沙田一眾商場中較為年輕化,多年來都有以年輕人為對象的二手書店、漫畫店、遊戲機中心及CD舖進駐,當中有段時間更有大量舖頭賣老翻碟。商場中最有名的是龍城漫畫店,但最終因為加租而在二○一三年結業。

瀝源邨

沙田第一條公共屋邨,一九七五年入伙,一九七七年港台節目《小時候》在此取景拍攝。邨內的地標是一個噴水池噴出球形水柱,被奉為沙田經典。屋邨旁為沙田另一經典建築物娛樂城。

漢和麵包西餅 
沙田瀝源邨華豐樓地下

瀝源邨的老餅店,
可原條方包買走,$20。

記者:陳詠敏
攝影:潘志恆、鄧鴻欣、許先煜
插圖:麥震東
編輯:謝慧珊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