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項有趣研究發現,市民到超市購物前先吃蘋果,可以防止在超市「喪買」薯片、朱古力等「垃圾食物」。註冊營養師潘仕寶建議,市民行超市時,要避免「貪平、貪特價」而購買大量汽水、零食;平日難擋零食誘惑的人士,應按照清單購物,或避免走入零食架。她強調市民少食垃圾食物,可避免墮入增磅危機。
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分析購物習慣與健康的關係,發現購買前所吃食物,會影響購物傾向。其中一項分組研究,安排120人在購物前,分別吃數片蘋果、一塊曲奇餅,或什麼也不吃,然後讓他們自由購物。最後發現,吃蘋果的一組受訪者,所選購的食物較健康,包括比吃曲奇餅的人士多買28%蔬果。而到超市前先吃曲奇餅的人士,比較買多些高熱量食物,包括零食。
潘仕寶解釋,當人餓著肚子購物,便會傾向選擇一些方便、可即食的食物,故容易多買汽水、糖果、薯片、餅乾及雪糕等零食。蘋果、香蕉等蔬果含豐富纖維,進食後可增強飽肚感,加上屬健康食物,可減低購買高熱量、高糖份食物的慾望,令人不會因肚餓而胡亂購物。
她續指,臨床要為肥胖病人減肥,必先從運動、飲食調控及生活習慣著手,其中生活習慣、飲食態度為最難改變。病人往往因生活習慣的問題,導致體重反彈,包括改不了到超市狂買零食的習慣。所以掌握購物策略對體重控制十分重要。
日常超市滿佈購買零食的陷阱,例如在收銀處放滿朱古力、糖果,以吸引顧客的眼光;特價或買一送一等優惠,都會增加購物意慾。潘提醒市民堅守購物的原則,不要受特價的誘惑,而賠上健康,「市民唔好以為只係俾多幾蚊,就多一包好著數。長遠食太多唔健康食物,會影響健康、令人肥胖,甚至患病,日後醫藥費仲貴」。
另外,市民閒時便逛超市,會容易多買「唔等駛」食物,尤其難擋試食攤位的人士,建議如沒有必要,不要進入超市。購物狂要防止在超市失控買零食,不妨先撰寫購物清單,然後跟單購物。帶備少些現金,或避免帶信用卡也是預防狂買零食的招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