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屆上海世博東道主,中國是首個確認參加米蘭世博的國家。耗資5億港元、佔地4,590平方米的中國館,是僅次德國館的第二大外國場館,若連同1,200多平方米的「中國企業聯合館」,以及900平方米的「萬科館」,就是規模最大的參展國。
中國館由北京清尚環藝建築設計研究院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以「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為主題,介紹悠久的農業和飲食文化。建築外貌仿造金黃色麥浪,五個展區的焦點展品包括以數萬條LED光纖組成的「回望田野」;食安問題層出不窮的中國,又稱會「展現保障糧食安全,提供充足、健康、優質食品所做的不懈努力」。
由於開幕日要憑邀請卡入場,現場記者所見遊人不算多,但據米蘭世博副局長葛利上月表示,全球預購800萬張門券中,中國遊客買了100萬張;世博目標是吸引150萬中國客入場。
香港本屆未有如上屆設館,香港創意產業及科技創新委員會網頁亦只集中報道中國館訊息;台灣官方亦放棄參與,但民間籌款成立「米蘭世博台灣外帶館」,在米蘭會場外以流動車介紹台灣美食。
■記者梁海威/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