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度的世界博覽會,昨天在意大利米蘭開幕,但約有兩成專館未完工。今屆世博在貪污醜聞、延誤問題和示威陰影下,一度面臨爛尾危機,但主辦當局有信心當這個半年長的博覽會展開後,可為意大利疲弱的經濟注入動力。
米蘭世博在當地時間早上10時率先開放參觀,開幕禮兩小時後舉行,意大利空軍特技飛行隊在憲兵銀樂隊奏樂下,飛越會場上空。總理倫齊和世博專員薩拉致辭,教宗方濟各亦發表視像講話。
「滋養地球,生命的能源」,是今屆世博主題,展覽聚焦各地農業、糧食和飲食文化,亦發揮了意大利美食之國的強項。主辦單位日前公佈「米蘭憲章」,指食物權應被視為基本人權,呼籲各地政府、商界、民間集體行動,對抗營養不足不良,糾正癡肥和饑餓並存的飲食體系失衡,促進公平取得自然資源和永續管理。
貪污恐襲陰影 被斥勞民傷財
世博會場在米蘭以北市郊,佔地110公頃,14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共起了200多座新建築,爭奇鬥艷。阿聯酋館找了香港匯豐銀行總行的英國建築師福斯特(Norman Foster)操刀,外形似沙漠城市窄巷;中國萬科館找美國名家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設計,鮮紅螺絲外形非常奪目。香港今屆沒有專館。
但美輪美奐的展館群中間,有不少未完工工地。54個國家專館,估計有兩成仍未完工,包括俄羅斯、智利、伊朗和受大地震影響的尼泊爾。意大利七年前已奪得世博主辦權,不過意式典型官僚延誤,令很多展館都要臨尾趕工,去年多名經理和承建商因貪污賄賂被捕,更一度令世博有爛尾危機。示威以至恐襲陰影,亦令人質疑意大利搞世博是勞民傷財。
倫齊日前承認,世博籌備有很多地方不夠好、不夠快,「但世博終於來了,一定會很漂亮」。
耗資218億 長遠收益2,178億
米蘭世博共耗資25億歐元(218億港元),政府投資約佔一半。調查顯示900萬意大利人有意參觀,又已有1,000萬張門票售出,當局預期由昨天至10月底的半年展期,會有2,000萬人參觀,在展期帶來100億歐元(871億港元)經濟收益,2012年至2020年整體長遠收益,更達250億歐元(2,178億港元),其中約半來自旅遊。中國客是意大利要爭取一大目標,參觀世博的中國遊客預期逾100萬,超過往年遊意大利的中國客全年總數,當局希望藉世博拉攏更多中、意商貿合作和投資。
米蘭市為迎接世博亦有大變身,原本以18世紀建築為主的市容,增添了很多高樓,亦清理了運河、增建大公園、單車徑和翻修火車站,以21世紀新面目面向世人。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