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高官連日落區宣傳政改,但最近數次事前都不願公布行程,特首梁振英早前解釋,不發採訪通知是不想記者太忙,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則直言,擔心記者在場會阻礙與市民接觸。《壹錘定音》主持李慧玲批評:「一句講晒,高官唔想見到記者,更加唔想見到示威者。」然而她提醒,回歸後高官落區遇到的「最大殺傷力武器」,既非記者亦非示威者,而是普通市民。《壹錘》更精選了三個市民「KO」高官的例子,大家一起重溫!
最大殺傷力第一位:
2010年5月,時任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到庇理羅士女子中學推銷政改,席間的通識科教師吳美蘭挺身而出,批評唐英年及一眾高官於五區公投表態不投票,更舉牌說道:「我要有權選特首!」全場七百名師生掌聲雷動,唐英年只能苦笑。
最大殺傷力第二位:
2012年,梁振英頒發十大傑青,獲獎的女導演賴恩慈在台上送了一個木偶公仔給他,諷刺他講大話不眨眼。
最大殺傷力第三位:
2013年,梁振英頒發青協主辦的青年服務大獎,中大三年級學生鄧敏琳領獎時當面叫梁振英聽取民意,重新跟從民意去施政,台下鼓掌歡呼。
慧玲指:「可能梁振英有自知之明,好少落區,所謂落區都係安排啲撐政府嘅群眾喺社區會堂呢啲密封空間入面齊喜慶,但估唔到都有市民可以突圍!」
另外,董建華於2001年底在荃灣落區做「親民騷」,主動跟市民握手,然而麵店老闆周先生揮手拒絕,畫面成為新聞焦點;他事後更向記者強調,全香港市民都不喜歡董。雖然周先生翌日接受訪問,認錯說自己不對,但那一幕使董建華非常尷尬,有報道指董日後對落區更忌諱。
慧玲寄語市民:「如果真係想KO高官,市民好似吳美蘭、鄧敏琳咁平心靜氣講道理已經贏晒,再加埋賴恩慈嘅創意,天下無敵啦。所以唔怕高官靜雞雞落區,市民見到佢哋,記住講出自己嘅心聲,贏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