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群和結隊,破浪乘風去。毅歷協會將於周六舉辦「展能獨木舟嘉年華」,透過多項陸上及水上競技遊戲,鼓勵傷殘人士玩獨木舟,邀請健全者體驗傷殘者處境,推廣傷健共融互助。統籌者高誌樫指出,傷殘人士參與水上活動有賴健全者支援,以及相應的配套設施,呼籲健全者踴躍響應,共建沒有牆的世界。
「鵬翼高張,我哋乘風去。無限旅程,聯群和結隊……」失明的呂守仁聽着領航者的歌聲,獨自操控單人獨木舟,浮游天地間。今年70歲的他向來熱愛運動,皮膚曬得黝黑發亮,架着墨鏡,十分醒神。他去年起學習獨木舟,現已具備三星資歷。健視初學者難免習慣看着槳板下水,以調整運槳角度;呂守仁全憑感覺,啟航前先用手摸槳板的形狀,才運槳推進,動作流暢利落。
獨臂男玩獨木舟41年
呂守仁先學雙人艇,再挑戰單人艇,「跑步可以用繩帶住,咁扒艇都可以憑聽聲」。上月到澳門參賽時,他聽着領航艇重複播放的《紅日》,獨自划行了兩浬。
弱視的好姐坐在雙人艇前座,與後座的健全拍檔動作一致,沿途有說有笑。她去年10月才開始學習獨木舟,說出海好開心,「我最鍾意大自然,唔鍾意留喺室內」。她說學習過程「冇咩困難」,鼓勵更多傷殘人士玩獨木舟,「出嚟心情好好多!但首先要識游水囉」。
藍天穎下半身癱瘓,是划艇隊成員,但這天第一次玩獨木舟,坦言有點擔心,猜想獨木舟更難平衡,「唔想濕身呀!」幸而,水上旅程比想像中順利,只是因無法扭動腰肢,運槳全靠雙手,比常人更費力,也更難保持平衡。不過,他仍笑言會繼續參與,希望有天可划單人艇。
統籌是次嘉年華的高誌樫,憑獨臂參與了獨木舟41年。他12歲因練習足球發生意外,右臂折斷,入院後細菌感染,須截肢保命。高誌樫說,傷殘人士參與獨木舟運動,很需要健全者的支援,以及相應的配套。如藍天穎等須坐輪椅人士,訓練中心的閘門、狹窄的洗手間,令他們未登艇已遇上挑戰,輪椅在沙灘上亦難以移動,登艇及上岸也需健全者協助。他說,香港多面環海,是水上活動的好地方,希望更多傷殘人士可享受這好山好水,「嗰份喜悅只有親身試過先感受到」。
記者 朱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