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國總理:或萬人罹難

尼國總理:或萬人罹難

尼泊爾地震死者突破5,000人,政府昨宣佈全國哀悼3日,儘管當局已盡力救援,但災區情況仍然十分惡劣,有民眾怒轟當局救援反應遲緩,惟有自行徒手挖掘,希望能在瓦礫中救出親人。
昨為地震發生第4日,內政部指死亡人數增至5,057人,傷者也增至10,915人。總理柯伊拉臘(Sushil Koirala)表示,最終死亡人數或多達1萬,較1934年大地震造成8,500人死亡還多。

尼國士兵運送物資。美聯社

珠峯攀山者全數獲救

當局昨晚已從珠峯救走全數約180名攀山者,但當局昨天指上周六的雪崩掩沒拉蘇瓦(Rasuwa)一條村,估計多達250人失蹤,由於該地有個天然公園,深受遊客歡迎,估計失蹤者會包括外國遊客,「我們正試圖拯救他們,但天氣惡劣和下雨,影響救援工作」。
首都加德滿都街頭滿目瘡痍,民眾被迫露宿街頭,部份地區電力中斷,令民眾無法從銀行提款,加上糧食及食水匱乏,導致必需品價錢被炒高。
由於今次大地震規模遠超尼泊爾政府所能應付,導致救災進度受阻,救援物資迄今無法送到廓爾喀(Gorkha)、拉蘇瓦等重災區,故不少民眾狠批政府反應遲緩。不少人自行組織救援隊,表示「等待政府救援更煎熬人」,但由於沒有挖掘工具,他們只能徒手搬走瓦礫尋親,聲稱「雙手是我們目前僅有的機器」。
國際社會繼續向尼泊爾伸出援手,聯合國緊急撥款1,500萬美元(約1.2億港元),估計800萬人受災,逾140萬人急需糧食援助。美國也撥出1,000萬美元(7,800萬港元)賑災。
另外,大地震震毀至少14幢歷史建築物,當中12幢被列入世界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派專家小組赴尼泊爾評估這些古蹟可否修復或重建。
美聯社/路透社/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