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外媒瘋傳中國搞超級量寬!外地媒體報道,人行將推出中國版量化寬鬆(QE),化解16萬億元人幣地方債危機,《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報道指中國版QE於未來幾個月推出,彭博亦引述消息指人行擬增加抵押補充貸款工具(PSL),變相加強放水;分析認為中國銳意解決地方債問題,內銀股前景看好。
記者︰黃尹華 林靜 黃珮琳
不過,人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昨日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否認將有中國版QE,指法律規定央行不得直接向政府提供融資。之前人行行長周小川在三月尾亦提及,目前貨幣政策仍有餘地,不一定要量寬;但兩者均未有否定其他放水措施。
工中建行推升恒指73點
雖然消息未獲證實,卻足以令內銀股全線上揚,四大行H股升逾1%,合共成交高近120億元,而單計工中建三行已共推升恒指73點,力保大市不跌。恒指昨收報28442點,微升9點;H指報14714點,跌26點或0.2%,全日主板成交額1,706億元。至於內銀A股升幅更明顯,普遍至少逆市上揚2%,中行(3988)更喪飆半成(見表)。
交銀國際首席中國策略師洪灝表示,內地直接出手買地方債的可能性比較細,中國版QE的看法「有點激進」,但強調中央銳意以低息債取代之前的高息債,解決地方債問題,寬鬆勢頭仍然明顯,有利改變實質利率高企及銀行放貸能力下降的「融資難」困局,牛市因而難以終結。對於內銀股,他指最新的QE傳言是可讓銀行將手上貸款抵押予中央銀行獲新流動資金,變相打破過往存貸比對銀行的借貸限制,對銀行股是好消息。
星展唯高達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陳姝瑾稱,不論中國版QE以哪種形式進行,均可緩和市場流動性,內銀作為流動性敏感的行業,將直接受惠。
外媒:或准地方債換貸款
路透社周一(27日)引述消息指,人行將直接購買內銀資產,實行量寬,《華爾街日報》日前指人行將准許內銀以地方債券換貸款,做法類似歐洲實施的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
有分析指,人行擬借地方債券實施QE,主要是為增加地方債吸引力。目前地方自行上報的債務總額約16萬億元,較前年公佈數據增近50%。財政部三月公佈推出1萬億元地方債置換計劃,允許地方政府發較低息債券,置換即將到期債務,以免即時爆煲。
江蘇省原定在4月23日發行首批地方債券,但沒有銀行購買,已經擱置,可能導致整個地方債置換計劃受阻。財政部4月22日發出措辭嚴厲文件,要求地方政府加快地方債券發行,否則將問責,顯示情況嚴峻。人行如允許地方債券可再質押,將增加銀行購買意欲,亦令銀行可增加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