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A股化市場的生存規則 - 利世民

利字當頭:
A股化市場的生存規則 - 利世民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周日在網誌表示,不認為港股正在「A股化」。陳局長在字裏行間,將「A股化」和「非理性」相提並論,我不知道這種立論是否屬於政治不正確,但明顯大陸的一個消息和政策猜想,就足以推動香港上市公司的價格上落。昨天中石油(857)和中石化(386),就因為傳出合併被炒高;甚至國資委否認有其事,一樣照炒如儀。
股市從來都是捕風捉影的玩意,但假如說「A股化」有甚麼特點,我會說股民對政策,總有超乎現實的理解。
又以石油化工業合併的構想為例,單是一句「做大做強挑戰埃克森美孚」,就已經引來不少憧憬,教人撇開油價正在低迷的基本因素分析。假如再加一句:「周永康派系已經被清除,石油石化系終於有運行!」實在很難不令投機者心動。
在所謂的大牛市中,資金是會不斷追逐股價落後的「板塊」;消息是否真,是否合乎邏輯,統統都不重要,只要有價格配合,就可以令故事言之成理,甚至沒有道理,後來也總會有人找出一個順理成章的說法。
事實上,任何時候只要是整個行業的上市公司股票同上同落,這就已經是股市泡沫的其中一個特點。這種日子,再悲觀者也不敢叫人靜待低位入市,我只會說,投機永遠都是以小博大,「瞓晒成副身家」只為那十多個巴仙的回報,實在不值得。
在集體憧憬中賺錢,其實不難;只要在不同的「板塊」,尤其是落後的,借衍生工具的槓桿效應落注,等待風火輪式的炒上,下了注的,總有派彩的一天。
槓桿的好處,就是讓手上留有現金。我的具體建議是,將手上的現金,作八.二的分配,兩成資金做五倍槓桿,八成資金堅守做現金,嚴格限注,贏就贏到盡,輸就當買個教訓。
要緊記,限注碼的紀律永遠是第一戒條,不犯本,不可動用應急錢。至於甚麼時候食糊套現,要看個人命數,畢竟亢奮日子不長久,這是一場速戰速決的投機,只要不去妄想持有這些股票到地老天荒,這就是在「A股化」市場的生存規則。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