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共振儀可以帶回家 - 嚴浩

生物共振儀可以帶回家 - 嚴浩

(續昨)生物共振儀猶如一個傳真機大小,配套是一個執在治療師手上的小棒棒,猶如「神仙棒」,是作測試用的,還有一張外表像粗麻編成的布,內中其實是用微電子技術造成的導體。記得上文說過的微電子嗎?一根頭髮絲的直徑約為70~100微米,細菌的大小約為1微米~2微米,在現代的微電子技術中,1微米已經可以容納很多晶體管。這張可以洗的「麻布」就是這種科學產物,患者躺在這張「麻布」上,治療過程就開始。治療師首先測出患者對甚麼食物過敏,應該吃甚麼食物,然後為患者調出適合自己的生物頻率,能量平衡的程式就啓動了,這個過程需要不到兩小時。以後按照個人需要每天做,或者每隔一、兩天做,也可以按照個人條件選擇把儀器帶回家做,這樣甚至可以讓家人都受惠。但每個人都需要先經過治療師測試,度身定做一張適合自己的電腦卡。
有人會問,這種儀器一樣是電子產品,是否會有電磁波污染?不會的,原因:儀器自己需要的電壓比較低,同時,儀器必須在充電以後拔掉插頭才被使用。而且儀器也通過「麻布」同時發出保護人體的生物頻率。
近幾十年來,德國不少科學家都在做生物共振的研究。我們所應用的生物共振療法是源於德國的「根據保羅.施米特的生物共振」療法(Bio-resonance According to Paul Schmidt)。誰是保羅.施米特?(未完)

Facebook專頁:嚴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