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指飛越5000點,升破2000年紀錄創新高。好多分析都講咗,納指重演科網泡沫爆破機會微。15年前,市盈率達190倍嘅納指,公司多數冇盈利支撐。15年後,公司盈利勁升三倍,其中資訊科技公司盈利有二千億美元,而納指市盈率得70倍左右。道瓊斯數據分析仲提出一個有趣但唔多人提嘅觀點,納指經通脹調整後,並按現時美元計價,千禧年納指紀錄高位應該有6900點,相對上星期五納指高位相差26%。
睇番納指喺科網泡沫爆破後,掛牌嘅科技公司由4,700間縮到2,500間。當年微軟係納指市值一哥,見逾5,200億美元市值;今日由蘋果公司趕過,憑7,000億美元市值榮登全球市值龍頭,股價15年前不足5美元,有邊個估到今日爆升25倍到130美元。
其實美國散戶同香港股民一樣,炒股都信品牌效應,鍾情出名嘅公司。美國有果粉細個讀書儲錢買i系列產品,畢業打工後喺2007年用4,000美元買入蘋果公司股票,當時股價都未到20美元。佢長揸到今日,真係畀佢一注獨贏,股價升咗六倍幾,賺咗50萬美元。果粉仲話有錢會繼續入貨,因為睇好iPhone同Apple Watch前景,有中國做靠山。呢位果粉唔係吹水,舊年iPhone喺大中華地區銷售飆七成,係美國同歐洲嘅三倍。蘋果公司今個星期一美股收市後派成績表,市場預期受農曆年帶動同iPhone 6效應,大中華地區銷售要睇住呀。
C+B
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