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後投機客:長揸?短炒?Why not both? - 灝昇

八十後投機客:
長揸?短炒?Why not both? - 灝昇

最近有新聞指出港人投資短炒冠全球,對於長揸好還是短炒好,最重要的心法在於無招勝有招,好似風清揚一樣,在面對不同的兵器時用不同的方法,最後看破一切招式,一切招式視對手招式而定。
之前聽過一句形容樓市的炒家是由經紀訓練出來的,而香港人投資短炒又何嘗不是由大戶訓練出來的?回想恒指過去幾年,升跌市循環在短短一年之間交替不斷,過往牛市熊市已難以應用於港股,造成此等狼市,皆因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受到多國投資者青睞,而且稅制及買賣成本平,投機活動頻繁,故令港股成為熱錢追逐目標的同時,亦成為當面臨風吹草動時大鱷沽空及沽貨套現的提款機。而且由於香港市場深度較淺,當大鱷從四方八面來襲,就會為港股造成較大波幅。作為港股股民,要同時面對阿爺、美帝、歐洲,甚至日本等眾多老闆,面對有別於其他市場的對手,較為着重短期表現,適時進攻,時而撤退亦無可厚非。
另一方面,現今市場需求變化急速,加上資訊流通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為發達,每每一個政策改變或是新產品的出現,便會對市場造成翻天覆地的改變。就如濠賭股,由2014年頭大叫北水支撐,到2014年中開始打貪,短短半年內已經令其股價緩緩向下,如果不因時制宜,當機立斷,再持有多半年,股價已經不見了接近一半。而同年有如Disney、Apple的股份因在市場上推出受歡迎的產品如Frozen、iphone 6等令股價節節上升,所以持貨時間的長短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抓住趨勢乘浪而上,趨勢可長可短,若用時間局限自己豈不有可能錯失良機?
再者,作為八十後的自己,都知道身邊很多年輕一輩對參與股市十分有興趣,奈何,沒有父幹的他們,能夠投入於股市的子彈實在有限,如要單靠一筆資金長線投資,可能要all in一隻藍籌股希望在牛市中翻一番,更要希望不是落錯注於濠賭股或是自由行股甚至一些周期股,否則輸錢事少,輸掉機會成本事大。
作為一投資人,並非一定要界定自己為短炒或是長揸,即使索羅斯亦有長線持有股票,畢菲特亦有參與衍生工具,作為更加靈活的散戶何不既有短炒,亦同時建立一長線倉,可能買入一些指數基金,並且隨着自己財富增長的同時加大長線倉位,為自己退休作出準備,更可把短炒的盈利放入長線倉,做到長揸短炒左右逢源,在市況如現在熱烈時增加自己回報,市況平淡時專注建立長倉,豈不美哉。

灝昇
https://www.facebook.com/speculatorjun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