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寒戰》再有《赤道》,一冷一熱猶如一橫一直,勝者為王。
梁樂民、陸劍青第一部電影成功,造就新作火速面世,演員亦跳出香港加入中、台、韓三地影星,票房成績容後定奪,但至少多得紅隧政治審查在宣傳上先勝一仗。
再次涉獵禁忌,由警隊跳到諜戰,劇情隱含內地、港人及香港政府矛盾,政治是否正確不重要,導演說內地比香港還開明「你講得通就得」。咁,香港還安全嗎?
撰文:藍文浩
導演梁樂民、陸劍青早前為新作《赤道》宣傳接受訪問,電影原本想在紅隧入口的廣告牌登廣告,但被對方以「政治敏感」推掉。雖然失去廣告位,但卻贏得廣泛報道,似乎先勝一仗。兩位導演異口同聲認為,現在的香港「非黑即白」,獅子山精神下的守望相助只存在於已移居外地的香港人。《赤道》當中,卻將中港融合、兩地辦事方式的差異融入電影。是獻媚,還是反諷?有指電影結局似乎欲斷難斷,隱含下集,梁樂民解釋說:「原本個劇本要拍成3個鐘,不過要遷就電影上映,所以最後只係拍咗兩個鐘,就算開續集都要等我哋拍完《寒戰2》。」
意識形態對決
警官張家輝、物理教授張學友加上反恐特警余文樂為首的香港代表,因為分別於南北韓被盜的大殺傷力武器失竊後於香港交易,而與韓國特工池珍熙和崔始源合作破案。「程咬金」國安王學圻卻突然殺出,主張要以外交層面解決。
一直力主要武器盡快離港的學友,與不惜一切將事件升級至外交層面的王學圻,仿似就是中港兩種意識形態的「對決」,陸劍青說:「其實香港係遠東情報中心呢個故事,係做《寒戰》資料搜集嘅時候聽到,不過當時擺唔到落去,所以之後就有咗《赤道》。今次搵資料梗係難過上次,因為搵到佢哋(消息來源)唔易,佢哋亦都未必肯講。」是否真有大型武器交易於香港發生過?話音未落,梁樂民已答道:「唔講得!我哋要保護消息來源,如果唔係第時搵資料冇人會信我哋。」
預言世界大事
「唔講得」的,不止神秘的情報特務大戰,更有回歸後中港兩地處理事件的手法,兩地矛盾由忍讓到爆發,梁樂民說:「我哋個故事兩年之前寫,當時冇咁敏感、冇咁分明,互相可以包容到,唔係𠵱家咁非黑即白。」陸劍青則說:「當時香港嘅人冇咁不滿,𠵱家?我之前搭架貨𨋢度門閂得慢啲,已經有人嘈。細個人人守望相助,𠵱家連鄰居姓乜都唔知。」
學友開會炮轟王學圻,拍枱黑面唔畀面,王學圻則以上壓下張家輝,大家長式做法令池珍熙和崔始源等韓國代表都不能接受。看畢試映有人認為是獻媚、也有人認為是反諷。至於內地審批部門的意見?梁樂民說:「原來佢哋幾開明,佢哋都知道廣告事件,不過解釋完,原來佢哋明白個原意。」陸劍青就笑說:「當時都擔心㗎,審批要我哋改對白,不過只係『南、北韓』改做『韓國』同『朝鮮』、『核武』唔用得。但係成部戲一刀都冇剪過,好好彩,解釋得通就過得到。」
兩年前開始寫的故事,到去年夏秋之交,一切都不再一樣,中港關係更為劍拔弩張,陸劍青續說:「正如《寒戰》當時我哋講核心價值,我哋兩個都唔係預言家,只係咁啱兩次都tag中咗。今次《赤道》我哋一開場嘅一場軍機空難鏡頭,做咗好多資料搜集,花咗好多錢,但係舊年做後期嘅時候就先後有三單空難,都有諗過會唔會令大家諗起唔開心嘅事。」
感激亞視相助
除了出場不超過1分鐘的爛飛機,還有出名考技術的德興街停車場和地底秘密聯絡中心,梁樂民笑着說:「其實要感激亞視,因為係借用佢哋蠔涌片場拍攝,其實我哋本來想拍實景,不過負責特技嘅錢嘉樂話『我哋拍開槍又飛車,冇地方會肯借』,所以就半實景半廠景。仲有就係港產片好少一個個地點咁轉移一直打,通常都係好似成龍咁一個地方打晒,所以我哋想試吓好似西片咁,所以揀咗好多有香港特色、外國人眼中好香港嘅地方去拍。」他續說:「最辛苦梗係製片組,因為我哋喺鬧市拍,至於政府部門都係自己去爭取,好似消防嘅核生化車,佢哋全香港得一隊,所以條件我哋都要應承同埋遷就,佢哋一到場即刻拍,咁互相配合就冇問題。」
《赤道》大場面固然精采,不過一眾型男更為吸引,梁樂民說:「學友同家輝識咗好耐,到場前已經溝通好晒,只不過我哋兩個崗位唔同咗箒。王老師俾咗好多嘢我哋,因為我哋文化唔同,所以到後來先知佢係模仿緊一個人。池珍熙同崔始源各有各精采,佢哋兩個都好專注,做好晒功課,加埋我哋有一個好好嘅繙譯,佢本身係一個韓國副導演,所以更加方便到我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