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間院校 浸大通過退聯學聯前成員:削抗衡政府力量

第三間院校 浸大通過退聯
學聯前成員:削抗衡政府力量

【本報訊】繼香港大學及理工大學後,浸會大學亦公投退出學聯。浸大學生會編輯委員會昨晚公佈以934票贊成對613票反對,通過學生會退出學聯。學聯秘書長羅冠聰表示尊重公投結果,又指學聯正檢視在院校間的代表性,會調整策略和改革;有前學聯成員則指,學聯的號召力削弱,對社運界抗衡政府「袋住先」宣傳攻勢有影響。
記者:張嘉雯

浸大編委會指,初步點票顯示,公投總投票人數為1,678,當中934票贊成、613票反對、108票棄權,通過退出學聯,廢票有23票。24小時投訴期過後,將正式公佈結果,成為繼港大、理大後第三間退出學聯的大專院校。城大則將於月尾舉行公投。
羅冠聰昨到浸大視察,對再有院校通過退聯公投感可惜,但表示會尊重民主議決。羅指院校退出會嚴重影響學聯的力量,影響學聯在社會上的參與,學聯將積極改革,包括削弱秘書處權力。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指,再有院校退出,對學聯的社會參與「唔多唔少有影響」,「冇法㗎,佢哋搞呢啲,未必係共產黨嘅人,但呢個係共產黨鍾意嘅結果,佢哋自己(大學生)會諗之後可以點做」。

「趁機重整未必是災難」

曾任學聯秘書長的陳樹暉指,在政府排山倒海的「袋住先」宣傳下,民間團體已着力開展游說,學聯最近忙於處理內部問題,已被迫缺席,「社會參與一定係弱咗,冇咁大能量,嚟緊學界合作要再考慮,其實佢哋都做咗相應嘅嘢(改革),好似減咗秘書處票咁,但同學覺得太遲,未必好接受」。他指不排除各院校明年重返學聯,學聯可趁機重整,不一定是災難。
另一前秘書長陶君行形容今次退聯是「共產黨秋後算賬成功」,指現屆成員「過份老定」,「當你𠵱家(大學)入面有3、4成保守派,1成內地學生,加埋本土派,形勢本身就不利,學聯喺嶺南後冇再動員,係問題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