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談起魔術,總離不開「穿邦」、「出術」、「咁都得?」但動主播CK認為,魔術從來不是這麼一回事。不敢驀然班門弄斧,只好找個亞洲冠軍魔術師為我解構魔術的精萃,甚麼才是Magic!
記者:朱晉傑(CK) 攝影: 朱家駿
【白日夢工場】第三集-魔術師篇
年紀輕輕的Henry Harrius近年已奪走了數個香港和亞洲區的魔術大賽冠軍,便以為極速成名很容易,其實台下卻是「十八年功」。「我八歲開始玩魔術,那時在電視上看到大衛高柏飛的表演,覺得很神奇,然後叫媽媽買些魔術書給自己學習」。Henry嘴角帶笑地回憶道。
連回憶當年學魔術的原因也會甜笑,說全因為「Enjoy」。「魔術是一種將開心傳出去的藝術,它會令到觀眾好像變回小朋友般,他們會很驚訝,難以置信,會掩着咀笑,很開心。」他認為魔術師最大的喜悅,就是能取悅觀眾的那個時刻。
說到享受,Henry認為不只魔術師本人,能令觀眾也能投入才最重要,「譬如大衛高柏飛變走了自由神像,如果你知道了怎樣做到,你會說『就只是這麼簡單?』 ,但當你看一個魔術節目,看得開心,你覺得神奇,其實它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簡單不代表容易,Henry說魔術的「秘密」只佔了表演的五分一,如何用身體語言去分散觀眾的注意力、用甚麼音樂會配搭得好、在台上站哪個位置、如何設計道具、道具會放甚麼地方等等,往往比「秘密」更重要。
然而,當魔術由興趣轉為職業,技術之外,個人包裝就最重要。「人家一定是看你外表,沒辦法,很現實的,然後會開始看你的資歷,有沒有能過甚麼獎項,下一步可能看你表演的照片或短片,看觀眾的反應好不好,之後對你有信心便會開始聘請你表演」。
Henry建議有興趣入行的朋友,可以先靠魔術書自學練習,又或拜師學藝,然後試創出自己的原創魔術,更可以透過不同的比賽提升自己。有興趣入行的你,不妨留意相關資訊。
《白日夢工場》節目重溫
【動物護理員篇】:企鵝人爸爸 執便便幫埋孵化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09/19106411
【遊樂設施操作員篇】:過山車可以加速? 操作員忙到甩轆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16/1911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