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院設施使用率僅18%

體院設施使用率僅18%

【本報訊】審計報告在體育學院行政方面也發現多項問題。體院7年前獲撥款17.6億元,改建及提升設施。結果工程延誤3年,需多花2,230萬元工程費。審計署亦發現體院有硬件但欠軟件,13項體育設施中,5項使用率低至18%至34%;但教練團隊卻因招聘困難,人手長期不足,令教練與運動員比例,無法達到國際精英訓練基準。
體院內13項體育設施中,8項使用率達55%或以上,但5項設施使用率低於34%,其中籃球場使用率僅18%。審計署也指,附設370個宿位的運動員宿舍,僅211名運動員入住,每年營運成本卻要700萬元,需密切關注。體院大樓泊車位使用率亦只有19%至28%,資源未獲有效運用。

10職位懸空30個月

審計報告又指體院有72個職位常額教練職位,但實際只聘有62名教練,出缺的10個職位部份已懸空30個月。目前體院教練與運動員比率,平均為1:7,未達到1:6的國際基準。體院指,過去數年港元幣值比其他國際貨幣低,削弱薪酬及福利吸引力;市場對專業教練需求殷切,招聘殊不容易。
審計署留意到,體院重建工程較原預計的2011年延遲3年完工。至今仍有一棟樓高兩層的賽艇中心未建造,也未有落成時間表。體院解釋,目前仍然與相關政府部門商討工地問題,已預留4,000萬元興建,項目未有超支。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