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天說了很多話,大多數時候都在嘮嘮叨叨的說人大8.31決定如何「神聖不可侵犯」,如何不可修改,教人人不耐煩至極。在她長篇大論中實際上只有一句話說對了,只有一句話是跟市民的訴求一致的,那就是:「廣大市民一直都十分期盼在2017年能順利落實普選行政長官」。可惜,林鄭跟這個特區政府沒有任何誠意及決心回應這個訴求,反而一意逢迎着北京當權者要全面控制的想法,把一個「真篩選假普選」的爛方案硬塞到市民頭上要市民硬食,並事先聲明不能有任何修改,又威脅泛民主派議員及市民否決方案不知何時才有政改。
當權者不兌現承諾
對特區政府提出的這種指鹿為馬方案,對特區政府官員這種視市民如無物的態度,我們必須毫不含糊、堅決不移的say no!
市民對普選特首的期望早在80年代香港前途問題談判及制訂《基本法》時已清楚浮現。幾經爭取包括多次大型群眾運動終於促使北京當權者及他們的代理人在《基本法》45條清楚寫明香港可以普選特首,讓市民可以透過公平公開的選舉制度挑選治理香港的人,真正當家作主。
可惜,北京當權者不願意兌現承諾,一直以各種不同方法拖延、推遲港人實現這個民主夢。2003年50萬人上街爭取民主,要求在2007年落實特首普選,以免再出現董建華之類無能又不尊重民意的特首。北京當權者沒有理會港人的強烈訴求,悍然透過釋法硬生生否決2007年普選特首。其後由於市民及國際社會壓力巨大,北京當權者被迫提出具體的普選時間表,設定2017年普選特首,2020年普選立法會。
誰知道當市民開始為2017年普選特首作準備並展開具體討論的時候,北京當權者及她的代理人梁振英再一次耍手段,先是把提委會這個組織說成是唯一的提名機構,否定市民參與提名的權利;然後又提出8.31框架,把提委會變成「篩委會」。把2017年特首普選變成「先篩選後普選」的假貨。
到了這地步,市民、學生忍無可忍,毅然發動公民抗命行動,啟動了波瀾壯闊的「雨傘運動」,歷時達79天。參與運動的市民、學生數以十萬計。大家都不惜冒違法被拘捕及秋後算賬的風險,大家頂着被黑勢力,濫權警察暴力襲擊的創痛,堅持向北京及特區政府要求真普選,堅持爭取一個符合國際民主制度標準的政改方案。任何稍稍重視民意的政府對這樣的民情,看到這樣可貴又可愛的市民都該好好檢視8.31的錯誤決定,重新開展諮詢,回應市民的真普選的強烈訴求。
拒袋自我矮化毒藥
很不幸,虛怯的當權者只剩冷漠與傲慢,市民的堅持、犧牲根本不放在眼內,根本不掛在心上。特區政府昨天提出的所謂終極政改方案堅持把框架原封不動引入,決意把市民幾十年的特首普選夢打碎,要市民俯首認命。
面對這樣的爛方案,面對冥頑不靈的北京當權者及特區政府,我們不可能同流合污,更不可能「袋住先」,因為袋住的是腐蝕香港制度、精神、人心的毒物,因為袋住的是令我們不斷矮化毒藥。
我們認為,任何支持、堅持民主理想的議員都有責任、有必要團結一致否決方案,以向北京表明我們對真普選的信念不會動搖,也不會被任何甜言蜜語威逼利誘扭轉。
往下來北京當權者及特區政府的政治、宣傳攻勢肯定更猛烈、更鋪天蓋地,民主運動面對的衝擊更大。在這樣的惡浪下,支持民主的團體及個人需要的是團結反擊特區政府顛倒是非黑白的宣傳及輿論,需要的是分工合作深入社區向市民解釋偽普選方案的禍害,再勉強分甚麼老民主派、新民主派既不智也不必要,因為這只會削弱反對「偽普選」的力量。北京當權者正以歪理強權扼殺民主訴求,支持民主的人該齊心反對「真篩選假普選」方案。
周一至周六刊出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