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一份審計署報告批評食物環境衞生署對公眾熟食市場管理不善。審計署指出,11個熟食小販市場的平均檔位空置率為61%,有114個檔位閒置超過10年。空置率最高的汝洲西街熟食小販市場,26個檔位中只有4個檔位有人經營,未有地盡其用。食環署表示,有3個熟食小販市場可關閉及將用地交回政府,正與其中兩個市場的檔戶商討,但拒絕透露市場名稱。
審計報告指出,空置率最高首3個熟食小販市場依次是汝洲西街、大連排道及聯仁街。記者昨到汝洲西街熟食小販市場巡視,檔主潘先生表示,因檔位不能世襲,檔主去世或自願交還牌照下令空置率越來越高。
報告又指,現時有9個公眾熟食市場設於臨時用地,但臨時狀況竟維持了30至42年。長沙灣熟食市場1982年建於深水埗一幅臨時地,食環署於2001及03年已認為該市場有57%空置率而需關閉,但一直沒有執行。
食環署巡查馬虎
審計署又指,有12個熟食市場或熟食中心每日每檔顧客不足20人次,經營能力成疑。食環署若認為應關閉某些市場及將地交還政府,應制訂清晰政策。
審計署派員巡查時發現多個熟食市場檔戶違規,顯示食環署管理不善。如皇后街熟食市場有一個提供西餐的檔位,霸佔部份公共座位作為自己店舖的坐位,以及無牌賣酒。大圓街熟食市場有檔位無牌提供外賣,駿業熟食中心有檔主無牌製燒味。審計署又指食環署巡查熟食市場馬虎,如未有進入檔位內巡查,巡查次數少於規定及並非在繁忙時段巡查。
報告又指熟食市場租金不公平,如漁光道2012年有檔位以市值租金六倍租予新租戶,但同一市場內舊租戶續約時,租金是市值一半。審計署認為應將租約到期的檔位重新公開招租,而非續租。
食環署回應時指,有3個熟食小販市場可關閉及將用地交回政府,並正與其中兩個市場的檔戶商討,但拒絕透露市場名稱;又稱政府關閉市場時要考慮逼遷引起的社會怨氣。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