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海水化淡廠理據受質疑

建海水化淡廠理據受質疑

【本報訊】水務署建議耗資93億元興建海水化淡廠,審計署質疑水務署高估本港未來5年的用水需求,並認為可以要求內地增加東江水供水量,以解決缺水問題。
審計報告指出,海水化淡成本估計為每立方米12元,比本地收集雨水成本每立方米4元,以及買東江水成本每立方米8元貴。水務署建議興建海水化淡廠理據之一,是預測在2020年之後,用水短缺的風險將會增加,在惡劣境況下,本港每年所欠缺的淡水量達致3,900立方米,而嚴重乾旱時,廣東省東江流域都會受影響,要增加東江水輸港量至每年8.2億立方米以上應有困難。

水署高估用水需求

審計署留意到,由於預測人口年增長率和住宅及工商業用水需求均已下調,所以預測用水需求應較低。水務署經檢討後將缺水量預測由3,900萬立方米減至3,300萬立方米。另外,根據東江水供水協議,廣東省同意每年分配最終多達11億立方米淡水予香港。審計署認為,本港會否出現缺水取決於東江水供水能否增加,建議密切監察廣東省供港水量。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