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七日星期五,是深水埗桂林街醫局街交界的公共休憩空間正式竣工開幕之日。此塊約一千餘平方呎的空間為市建局重建項目,位於新住宅大廈大門入口之外,該大廈的住客有近水樓台之便,住客的求學子女可以在小公園領略新亞書院之創校歷史精神,說不定長大後以進入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為志願。
這日下午三時,市建局主席蘇慶和,新亞校董會主席梁英偉聯同深水埗區議會主席及深水埗民政專員為「公共空間」啟幕,四人扯開帷幕,饒宗頤先生手書的四個大字:「新亞舊址」,顯現眼前,下署「丁亥選堂題」,一位校友問:「為甚麼是丁亥?」今年是乙未年,數回八年前就是丁亥年,即2007,換句話說,饒公是在八年前寫下「新亞舊址」四個大字的。新亞桂林街舊址唐樓於六十餘年前入伙,十年前已殘破不堪,由市建局收樓招標重建。長實集團中標、招標之前,新亞書院已向市建局表達,希望有辦法紀念新亞於1949年在桂林街上課的一段歷史,當時市建局行政總監林中麟與主席劉華森應允,雙方探討了一番之後,同意在醫局街方向的公共空間設計成為紀念新亞的一個微型公園,於是新亞院方情商當年的新亞教授饒公題字,1952年第一屆畢業生余英時撰寫銘文,又建造一水牆上刻新亞誠明四字,市建局還特別找來一棵菩提樹,植於銘文(刻於壁上)之前,提升微型公園的氣派。
此日開幕,不少新亞校友聞風而至,場面熱鬧,啟幕後,一眾新亞校友到小台上高唱新亞校歌,「手空空,無一物」之聲響遍桂林街,最難得的是六七位曾在桂林街上課的畢業生如1953年的唐端正、列航飛,1956年的黃祖植、胡栻昶,1957年的許濤和葉龍,1958年的黃建業及60年代的劉智輝等,75-87歲大師兄皆上台與21世紀的校友熱情合唱。唐端正先生是唐君毅先生的新亞大弟子, 65年前他在桂林街新亞上課時,怎會想到今日的光景呢,無怪他此日笑容滿面,神情略為激動。有了這塊小天地之後,新亞書院的通識教育可以增加一項活動,就是到桂林街新亞舊址講校史、講新亞先賢創校時期的「艱險奮進,困乏多情」,今天香港和新亞書院在物質意識上已不是手空空無一物了,但在精神層面,仍是要防止腦袋空空,一味空想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