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報告】
【本報訊】香港體育學院被審計署揭發連串管治及行政問題。體院董事局更被質疑帶頭破壞規矩,在處理一項涉200萬元的「伙伴學校計劃」期間,董事局主席唐家成、董事林大輝及體院院長李翠莎(Trisha Leahy),均違反防止利益衝突規則。3人分別兼任英基、林大輝中學及體藝中學校董會成員,有關學校全部有向體院申請資助,但3人在會議均未有避席,項目最後由英基及林大輝中學中標。唐及林回應指自己在事件中沒有利益,否認涉利益衝突。
記者:鄭啟源
目前體育學院每年獲政府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撥款逾3億元資助,推行精英體育項目提供培訓及支援。
審計署調查後,發現體院對運動員及設施的內部管理,以及政府對學院的監管均需改善,包括董事局及專責委員會的出席率偏低,其中3名董事在4年內,董事局會議出席率不足一半。有董事加入政務委員會後,13次會議全部缺席,但仍獲民政局續委任做體院董事。
在運動員管理方面,多個項目沒有整全訓練的紀錄。
為運動員提供課程
審計署更發現體院董事局近年處理一項與中學合作為精英運動員提供高中教育的伙伴學校計劃時,3名董事違反內部防止利益衝突規則。有關項目由體院向中學提供資助,為全職受訓的精英運動員,度身訂做提供新高中綜合教育課程。計劃最初選定6間,最少有10名精英運動員就讀的中學,加入友好學校網絡,再從中挑選伙伴學校。
當時體院董事局內,主席唐家成、董事林大輝及體院院長李翠莎,均同時兼任其他中學及教育機構校董會成員。2013年林大輝任校監的林大輝中學,以及李翠莎任校董的體藝中學,已表態有意參與計劃,但兩人未有申報利益。一年後,體院決定擴大候選學校網絡,唐家成任主席的英基協會屬下7校亦有加入。同年,林大輝中學、體藝中學及英基正式向體院提交參與夥伴計劃建議。
體院董事局及運動員教育諮詢委員會,先後召開會議挑選夥伴中學。唐家成、林大輝及李翠莎雖有申報利益,但未有按章程要求避席,繼續參加會議。
董事局最後選出林大輝中學、英基屬下沙田學院及啟新書院為夥伴學校。審計署質疑事件中,3人違反內部防止利益衝突要求,有人亦曾漏報利益。同時,獲選的英基屬下兩校,最初不符合有10名精英運動員就讀的準則,但隨後卻能中標。
體院稱無財務利益
體院解釋,3人在中學及教育機構的公職並無財務利益,不認為他們在事件涉利益衝突,與會者當時也沒有提出反對。3人在會議中,沒有為所屬中學發言爭取中選機會,也沒有參與投票。
林大輝接受本報查詢時稱,自己從未隱瞞有辦學,也沒有在項目中獲利,「3個人都有教育同體育經驗,可以幫手提供內行意見,完全避席係本末倒置」。唐家成也指,在事件中沒有利益,計劃得益的是學生,認為不存在利益衝突。
浸會大學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指,體育界一人身兼多項公職情況普遍,學校是非牟利機構,校董也非受薪職位,認為董事局成員只要做足申報,及在決策及投票過程避席是「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