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仍然認為史提芬京的作品中,《寵物公墓》(Pet Sematary)是其最有意思的恐怖作品。它成功的地方是利用人類的愛來揭示走進鬼域的原因,令愛有了另一層的意思。
《回魂實驗》擺明是抄《寵物公墓》橋段的電影,只不過以科學化的包裝來處理。最初是一隻寵物狗死而復生,後來是親愛的人死而復生,然而,這些所謂死而復生,帶來的永遠只是鬼魂。
不要以為這樣抄回來的故事沒有娛樂性,實際上《寵物公墓》的電影版《夜半仔敲門》並不比這部電影精采。《回魂實驗》可觀之處是片長短,只有八十幾分鐘,不會令我在戲院內變成殭屍。另外是在現科技下,無論是營造氣氛,和實際後帶來的恐怖場面,都依着一定的荷李活類型電影走:拍攝專業、驚嚇點由日常到最後變成一片火海,全部都是公式之中的好的部份,你看這部電影好像是被群毆了一陣子,而是只會痛,不會受傷。因為它沒有悶場,在八十多分鐘內塞進了所有驚嚇元素,付了錢的觀眾還想要甚麼?如果你根本沒看過史提芬京的作品,更加會受到吸引。我剛看完了山田宗樹的《百年法》,說到多年後世界各國都發明了令人長生不老的方法,人永不會死亡。但任何人都知道這樣只會令地球的人口增加到難以負荷的地步,於是只有設立百人法,規定凡接受過長生不老手術後一百年,要強制安樂死。這是本很有趣的小說,其中心思想當然是日本的人口老化問題,是一本悲慘的寓言故事。
自從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藥開始,人總是希望自己永生不滅,又或者像史提芬京那樣,實在無法忍受親人在你的面前死亡的事實,於是有復生法。《回魂實驗》沒有令我們思考死亡的意義,只是作為一部驚慄動作片呈現給觀眾,實際上也沒有觀眾會想到最初史提芬京想到的死亡意義問題,就只是這麼一部不會浪費你時間,也不會有甚麼得益的娛樂電影。
其實這類故事要說的是人類的死亡是必然的,不是人定勝天,不是像片中問人類代替了上帝嗎這個西方思想的中心點。實際最自然的解答是人一定要死,世代才能維持下去,沒有死亡,生存也變得沒意義,人類社會也不會繼續向前走。死亡的真正意義在於死亡,人生有完結的一天,所以你活着才有意義。好好的活着,然後等死吧!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