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媚父親去後,側室通知:「你爸爸留下一大堆廢物,如果你有用就來撿去,不然我就當垃圾清理了。」(p. 138)
顧媚一念親情,想保存一點父親遺物作紀念,強忍羞辱前往執拾。
「垃圾」如錦堆,父親畫稿,名家未裱畫作贈品,珍貴參考書籍,石頭之外,冥冥一枚刻上「下筆便有煙雲生」壓角閒章溜出,這發現教顧媚無限驚喜,猶如父親留下一角石頭與她交心,內文與她畫風如此吻合,引領下筆生煙雲,比什麼財富房產更豐盛,精神上更充實的遺贈。
攜着這塊石頭,顧媚走遍天涯,伴她度過難數漫漫長夜,成為避風港,筆下煙雲綿綿延延,《青山不老》,《層巒積翠》,《煙雨斜陽》……她這樣寫:「這枚閒章鈐在我的畫上已逾千次,它的價值又何止那幾間屋的十倍?」(p. 140)
人生無論走過多少路,最重要的那條?引領走進豁然開朗!
然而這路須閣下自選,無別人得參與,直面往後喜或愁。
「下筆便有煙雲生」可以是爛石頭中,其一廢物。關鍵在於顧媚重情,手執父親遺物,比任何身外物都珍貴,一角閒章小石即變芝麻開門,打開藝術大門,自此超越時空,在畫作的世界裏精神與創作源源不絕,永保青春。
也因重情,顧媚抱擁好大一伙經歷時間洗練老朋友,書名《繁華如夢》,可真摯友情怎會如夢?千帆過盡,繁花似錦友來友往看似飄渺,然而去得多久多遠,始終不離不棄,縱使只餘一友,顧媚何止一友?
兩名弟弟嘉煇、嘉鏘自文字圖片娓娓道來,肯定至珍貴摰友。成長各自新世界,伴侶、地位、金錢齊考驗,同血緣、同家族並不,也幾乎很少機會成為至死不渝的良朋。為《繁華如夢》寫序昔日小友蕭芳芳,時代曲元老姚莉姐姐,大半生密友方逸華,當代著名畫家趙無極及其第二任妻子陳美琴……書中用了豐富而吸引的文字與圖片編織友情錦繡,細細讀來,沒半分感覺如夢。
相反:實在,感人,埋首書中如經歷幾許遙不可及香港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