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老秋」很勁秋,益顯「小春」特別春。
在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盛會,黃秋生的個人表演狂抽政改水,妙語如珠,他是「我要真──係做司儀!」,但只頒最佳導演獎「袋住先」,反而陳小春是真司儀,整晚神不守舍,像個假的。
對比「秋」的老謀深算舉重若輕,「春」就天真甩漏一嚿嚿,這是他「個人風格」,與當了政協只需舉手不必發言無關吧,有些政協語言偽術不知多流利,故「春」是個別事件。
本來就是這樣子了,站到台上眾目睽睽,更加亂了節奏忘了台詞。大家是否同情原諒沒關係,重要的是個「啟示」,日後誰在接job之前應有自知之明,也考慮有沒有時間練習、增值、加分。可以不幹,但接了必須有專業精神交足功課。這不是台前幕後電影人的基本要求嗎?
每年的電影電視頒獎擂台上,競爭最激烈的是男配角,今年也一樣。看,曾江、吳孟達、林雪、方中信、王寶強,任何一位都是實力派,誰得獎都具功力。原來曾江已81歲了,從影六十年首度獲獎他有淚光,我也很感動,因為曾演技出神入化又能壓場,是我的偶像。
在一眾專業影人面前,小春幸得同台的千嬅母性大發,不時兜住或鼓勵,可拍「六個小孩的校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