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長和新盤質素及周遭環境一向為人詬病,發展商為求散貨,近年旗下新盤開價普遍較同區二手折讓幅度逾10%,個別項目更加劈價至超過30%,務求以低價吸引買家入市。但根據往績,長和發展物業的升幅或會較同期開售的新盤滯後,甚至慢一半。
以對正荃灣路的環宇海灣為例,去年5月底推出首張價單,350伙單位折盡優惠後實用呎價約10,236元,對比區內樓齡較新的二手屋苑,如萬景峯、御凱、爵悅庭等,折讓幅度超過兩成。
升幅跑輸同期樓盤
同系荃灣昇柏山更屬頂爛市之作,2013年8月底開價,首批82伙折盡優惠後呎價不足9,000元,平絕當時市面上所有新盤,號稱「荃灣樓平過元朗樓」吸客。
不過長和住宅物業的升幅或會跑輸同期推售的新盤。以2010年底長和推售的馬鞍山天宇海及大圍名城第2期盛薈為例,一手實用呎價約8,000元及11,200元,如今兩盤二手造價約1萬及1.2萬元,5年升25%及7%。
同樣2010年底推售的新世界新盤元朗翹翠峰,當年一手實用呎價約5,500元,近期成交造價已超過8,600元,同期升幅逾56%,升值速度較天宇海快一倍。
■記者陳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