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的災難(《學苑》前副總編輯 陳雅明) - 陳雅明

港大的災難
(《學苑》前副總編輯 陳雅明) - 陳雅明

去年佔領行動過後,港大成為政治風眼,《學苑》風波、陳文敏事件、李國章空降,反映梁振英決意先在港大開刀,展開他對青年的意識形態工作及大專院校整治計劃。日前,港大副校長何立仁(Ian Holliday)指「If you don't want to go to China, don't come to HKU.」一事,極不尋常,很可能涉及政治干預,計劃亦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自由,引起了廣泛的不滿。若校方解釋不清,很可能會連同之前梁振英干預港大的事情觸發校內大型抗爭。
何立仁在港大學生會舉辦的高桌晚宴上,指校方將在2022年強制要港大學生到中國大陸交流的計劃,不參加不能畢業。另一港大副校長蘇彰德也表示校內高層早已討論並通過強制回中國大陸交流的政策。不過,據《學苑》即時新聞報道,消息人士透露這個計劃仍在討論中,並未在教務委員會通過。另外,港大發言人發了書面聲明回應事件,指計劃「已得到大學的教務委員會支持」,但關於強制性的部份則指「是否每位學生都必須全面參與,將有進一步諮詢和討論」,明顯跟何立仁及蘇彰德兩位副校長的講法有出入。
這些前言不對後語的講法,令本來荒謬的事情更加荒謬。這計劃茲事體大,必定引發爭議,理應諮詢同學意見;可是,校方完全沒有諮詢,之後何立仁及蘇彰德的態度又是事在必行的,沒有商量餘地,似乎某些校方高層必定要通過這個計劃。直至現時為止,校方仍沒有一個合理的理由解釋同學何以必須回中國大陸交流。那些互相矛盾的講法,加上兩個副校長事在必行的態度,令人合理懷疑背後是否涉及政治干預。

或涉政治干預

正如練乙錚早前撰文指出,港大現時是處於極之嚴峻的時期,梁振英是依足法例在港大搞批鬥、搞奪權。由於特首不合理地必然成為港大校監,而校監又在人事委任上掌握大權,因此梁振英可以「合法」通過港大的制度安插心腹,從而控制校務委員會及教務委員會。梁振英那些充滿意識形態的所謂青年工作就可以透過校政實踐出來,使人防不勝防。
梁振英根本不用親自出手,只要通過安插在校務委員會及教務委員會的「梁粉」,就可以執行他的整治計劃及青年工作。加上這些安插是「合法」的,即使好像李國章那樣明目張膽空降港大的政治安排,校內學生組織也無可奈何。「梁粉」未必個個好像李國章那樣相由心生,在這嚴峻時期,港大學生必定要保持警覺性,抗議那些沒有學生諮詢但又事在必行的不合理校政,否則港大的自主性盡失,任由外部政治力量干預甚至主導,這樣的話,港大就變北大了。
大學是一個自由的學習場所,可以給同學自由選擇學習的內容及方式,去甚麼地方交流也可以由學生自由選擇,可以去外國,也可以去中國。為甚麼硬要將去中國大陸交流成為港大入學及畢業的必要條件?這計劃一來是剝奪了大學生的選擇自由,二來很可能涉及外部政治勢力干預大學自主。
若港大高層不交代得清清楚楚,而只講一句「If you don't want to go to China, don't come to HKU.」搪塞,將會付出很大的代價。現在已經學期尾,沒有課可罷,但一個月後,考試完了,學生時間多的是,到時抗爭的激烈程度必定遠超過罷課,這是他們難以承受的。

陳雅明
《學苑》前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