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生活:新界村校式微 40年文具店結業 街坊趁最後機會尋寶

蘋果生活:
新界村校式微 40年文具店結業 
街坊趁最後機會尋寶

【本報訊】粉嶺聯和墟一間開設40年的傳統文具書局,隨着鄉村學校式微而風光不再,店主決定兩個多月後光榮結業。文具半賣半送,部份捐贈給團體轉送內地貧窮學童。有舊街坊及家住市區的跨代顧客,趁最後機會選購懷舊文具作紀念。
記者:林社炳

位於聯和墟和隆街的長興書局,掛上「結業清貨七折」字句,近日已有客人來掃了好幾批舊文具。家住粉嶺的崔小姐帶大學同學來尋寶,終找到小學年代的鐵筆盒,還有印有九因歌的筆記簿等,「呢類文具店買少見少!」她感受最深是舊式文具店,店主與顧客有講有笑,不像現代的連鎖書店,店員只管做生意。崔小姐說,讀中學時常到長興買繪畫用品,現在書店內還可找到童年時代卡通人物文具。
長興書局店主闕善長把兩本懷舊筆記簿送給她們,筆記簿背頁附印背誦乘數表的九因歌和英文字母。他說,有點像雞皮紙的是五十年代版,另一本紙質較好是七十年代版。他說昔日沒有免費教育,幼兒要靠父母教背九因歌,不像今天小孩幸福,可到幼兒班及學前班學習。他又展示會計的記賬簿,說今時今日它已被電腦取代。
訪問期間,有位年逾90歲的婆婆走進店內,掏出幾支原子筆,嚷着叫「長仔!同我換筆芯!」闕善長介紹這婆婆是長情熟客仔。她驚聞長興即將結業,感到訝異。
恤衫筆挺的闕善長說,父親是國民黨軍官,10歲因國共內戰,隨同家人逃來香港。童年在粉嶺村校從謙小學讀書,小學四年級因家貧被迫輟學。他為幫補家計做過事務員,1964年到書局打工,1974年開店至今40年,現既是店主亦是業主。

店內懷舊文具包括九因歌筆記簿、鋼琴鉛筆刨、舊款中華牌鉛筆、畫板窩釘等。

出租舖位 安享晚年

闕善長憶述昔日風光日子,粉嶺及離島區鄉村學校,幾乎都是他的客戶。韓戰後不少英軍來港,每逢有新兵抵港駐守,都會向他訂購文具等。那些年出版社要借助書局轉售教科書給學校。隨着出版社後來向學校直銷教科書,傳統書局變成獨沽一味的文具店。
年屆77歲的闕善長說,每天早上6時起床晨運飲早茶,8時開店,中午回家用餐小睡。由於他已年老,而兒子也不想獨力支撑守業,兩父子商議後決定結業,將舖出租,可月賺幾萬元與太太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