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暗示快研遷冊一旦遷離倫敦 料揀香港

滙控暗示快研遷冊
一旦遷離倫敦 料揀香港

【本報訊】歐美業務不濟,當地監管機構又不停「撳機」罰款,持續拖累滙控(005)股價以至派息,集團昨在本港舉行非正式股東會,再有多名股東強烈要求總部遷離倫敦。主席范智廉暗示將重啟遷冊研究,「過去數年英國監管要求處於改革變化,現時改革已接近尾聲,一旦改革清晰,我們會開始研究集團最佳註冊地」。
記者:劉美儀

據了解,范智廉對遷冊研究的回應,反映管理層對此擱置了四年的問題,口風已變,但有關事宜尚未到正式向董事會提呈議案商討的階段。集團若真的遷離倫敦,據悉唯一選址只會是香港,不會考慮新加坡或其他亞洲城市。
但有分析指,滙控市值達1.4萬億元,遷冊牽涉龐大的政治、經濟、成本及監管考慮,故遷冊與否相當複雜,亦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決定。

業界改革完成後研究

滙控昨在港收報70.45元,跌0.14%。傳統上集團每三年就總部註冊地的合適性,進行一次複檢,對上一次已追溯至2008年,當時結論是倫敦仍是最佳選址,不過到2011年底,卻未按既定時間表得出結果,管理層當時表示,英國銀行業改革正立法修例,估計要到2015年改革大致完成,滙控才就遷冊作決。
《路透社》前日引述滙控及渣打(2888)主要股東消息指,自2010年英國開徵銀行稅後,稅率已提高8次,今年稅款更按年增長33.3%至20億美元,為免重稅負擔,有股東敦促集團從倫敦遷冊回亞洲老家。
在港開業150年的滙豐,因收購英國四大行米特蘭銀行,93年從本港遷冊倫敦。對於昨日本港股東要求遷冊、或將最值錢資產獨立分拆上市,范智廉回應謂,當監管環境仍處變化時,無可能訂定未來駐紮方向,惟現在銀行業改革已將近完成。

盡量維持漸進派息

派息政策方面,他強調「漸進派息政策取決於集團盈利能力,及監管當局要求」,銀行稅大幅提高可能會影響派息,在可能情況下都會盡量維持漸進政策。
去年度,香港及亞洲區的稅前盈利,對集團貢獻佔比分別為43.6%及78.3%,雖屬賺錢引擎,惟行政總裁歐智華表示,若滙控只屬亞洲地區性銀行而非國際銀行,「便無緣參與像和黃向西班牙電訊,收購英國流動電訊商等重大交易融資」。
滙控將於6月9日舉行投資者日,更新達標進程。去年第四季業績欠佳,但他認為,亞洲市場尤其中國城鎮化及改革發展,人民幣國際化及資本市場開放進程,都為今年集團前景帶來正面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