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阿妃身患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病 Id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簡稱ITP,養和醫院血液學專科醫生馬紹鈞指,此乃常見的血液疾病,患者多為成年女性,若切除脾臟,治癒率可達6至7成。
記者:潘婉玲
馬紹鈞指出,ITP的主因,乃病人的免疫系統,誤將自己的血小板視為外來物質,進而產生抗體,依附於血小板表面,出現「自己打自己」,造成血小板數目下降。一般人的血小板數目,正常值介乎每毫升血液中,含15萬至40萬粒血小板。馬醫生表示,由於血小板主要用途為止血,若血小板數量太低,會引起器官自發性出血,如皮下出血,「身體容易瘀傷,所以叫紫斑」也會出現經血過多、鼻出血等,嚴重者會出現腦出血,但此情況較罕見。
馬分析指,切除脾臟乃治療ITP最有效方法,治癒率可達6至7成,惟切除脾臟會削弱患者的抵抗力,增加感染腦膜炎、肺炎鏈球菌的風險,因此切除前,患者需先注射預防疫苗。若不切除脾臟,亦可靠服食藥物控制病情,Eltrombopag是目前最新的治療藥物之一。「每個療程後再睇成果,可能要食一世都唔定。」
Eltrombopag每粒價錢高達260元,阿妃每天須服2、3粒,所費不菲,半年療程需14萬元,阿妃坦言難以負擔。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協助籌募善款令阿妃可以安心繼續療程,毋須再為藥費而惆悵。
「阿妃」捐款編號:C3868
網上捐款: http://bit.ly/1nQR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