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舍輔導會 疑濫用公帑肥上瘦下

鄰舍輔導會 疑濫用公帑肥上瘦下

【本報訊】慈善團體鄰舍輔導會被指「肥上瘦下」,長期壓低前線員工薪酬及剋扣追補增薪,卻按薪金水平豪派獎金,總幹事獲派近20萬元,比前線員工高10多萬元。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質疑鄰舍輔導會管理層亂用公帑,瓜分大筆儲備。有前員工表示感憤怒,「如果啲錢係用嚟改善服務,冇所謂,但結果用我哋應得嘅錢畀獎金總幹事,好唔合理」。
自00年社署實施整筆撥款津助制度後,鄰舍輔導會自訂薪級表,以社會福利員為例月薪由1.5萬至2萬元,比公務員薪級表的1.6萬至2.6萬元低一截。

高層獲豪派獎金

今年2月機構宣佈向現職員工派發相等於1.7個月月薪的獎金及8,000元定額獎勵金。以此推算,總幹事董志發可獲19.3萬元獎金,入職一年的合約福利工作員只得3.4萬元。
此外,根據公務員薪酬調整安排,所有整筆撥款資助職位的員工由去年4月1日起獲加薪5.96%或4.71%,有關撥款今年2月發放予機構,即使員工已離職,也理應獲追補去年4月至離職日的薪金差額。但鄰舍輔導會以「合約沒有列明員工可獲追補增薪」為由,拒絕向2月前離職員工補回薪金,經工會斡旋,該會前日終答應發還薪金差額。
社會福利機構員工會總幹事邱智恆指,欣賞鄰舍輔導會知錯能改,希望機構多做一步,於僱傭合約中訂明離職員工可獲追補增薪,並立即調整薪級表與公務員看齊。鄰舍輔導會回覆,已按《僱傭條例》及合約履行對離職員工的責任,該會於今年2月才修訂薪級表,故已離職員工原本不獲追補增薪,但基於人情考慮而改變初衷,將來亦會參考今次安排。該會指,獎金是慰勞員工的付出。社署則指,非政府機構在整筆撥款津助制度下,可靈活調配資源及制訂合適的人力資源政策。
■記者袁樂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