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項針對本地學童快樂指數調查發現,去年兒童整體快樂指數下跌至6.74分,是自調查2012年推行以來最低數值。負責調查的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中心主任、「幫港出聲」發起人之一何濼生指,指數下跌成因未明,但或與佔領運動及相關政治爭議有關。
睡夠8小時較快樂
調查結果顯示,以10分滿分計算,兒童整體快樂指數由前年7.23跌至去年6.74。隨學童年齡、年級增加,快樂指數有下降趨勢,15至17歲群組快樂指數僅5.83,十分快樂比率由小四的49%跌至中三的32%。
調查又指,學習及課外活動壓力是主要影響快樂原因,但整體快樂指數下跌成因不明。調查亦發現兒童睡眠時間越接近8小時,快樂指數越高,睡眠不足的兒童則最不快樂。
何表示,唯一影響指數的是外在氛圍,認為下跌與佔領行動有關,「扭開電視全部都係呢啲畫面,全部人都受影響」,建議加強生命教育。他傾向以分析尋找原因,但來年調查不會加入政治影響議題,反問「過咗去又再講番,有冇呢個好處?」
委託研究的香港嬰幼兒發展研究基金會主席、兒科醫生葉柏強表示,外國有研究指電視新聞的暴力及衝突畫面會影響兒童精神健康,但認為佔領運動亦有正面效果,「令佢哋主動、積極咗,參與其中係難得學習機會」。
調查於去年9至11月進行,涵蓋10間小學及10間中學,成功收回1,182名小四至中三學童及1,763名家長問卷。
■記者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