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莉的勝算在於低調(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希拉莉的勝算在於低調
(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到今天仍有人嫌前第一夫人希拉莉宣佈角逐總統這件事有點「雷聲大雨點小」,連一個proper的記者會都沒有。在Twitter發放2分18秒宣傳片段就上路走訪愛荷華州(Iowa)選民,頗有點non-event的味道。但從整個選舉策略以至她個人來看,低調、放下身段才是當前最好的做法,甚至到明年春天前都該保持這種態勢,以建立某種神秘感,然後在最後階段的選戰來個rebranding,重建新鮮感。
以希拉莉這樣一個資深政治人物而言,她的問題不是曝光太少,而是曝光太多,讓選民有種厭膩感。試想想她在白宮當第一夫人八年、在參議院八年,又在國務院四年,這樣的政壇老將還有甚麼戲法可變,還有甚麼形象大家未看過呢?更何況希拉莉連自傳式的大部頭著作也已出版了兩本:《Living History》、《Hard Choices》,從家庭到丈夫婚外情到婦女權利到外交問題說的話已夠多了,再在鏡頭前絮絮不休說自己想做甚麼,有甚麼抱負只怕公眾呵欠連連,隨時「熄機」。倒是走進群眾(不管真假),聽人說話而不是自己說話卻可以打破原來那份「me、me、me」的感覺,有機會來個變身。
走出第一步未必足以令希拉莉的總統夢成真,但環顧當今美國政壇,她仍是呼聲最高的候選人。基本上希拉莉有兩大優勢令其他候選人不易扳倒她,其一是她可以繼承奧巴馬建立的grand coalition,確保她在幾個關鍵州份勝出;其二是共和黨仍未擺脫自相殘殺、自掘墳墓的困局。

繼承奧巴馬政治遺產

奧巴馬連勝○八、一二年兩屆大選表面上靠的是漂亮的口號如「change we can believe in」之類,但真正關鍵在於他成功打造了新的政治同盟(coalition),包括工會、平權組織、婦女、少數族裔(黑人及拉丁裔)、進步主義團體等。正是這個讓奧巴馬一二年在各方看淡下仍能取得51%選票,擊敗事前自以為勝望較高的共和黨羅姆尼。事實上一九八○年列根能大勝卡特及輕鬆連任,靠的也是打造了新的政治同盟,把原本屬於民主黨的南方保守派選民爭取過來,大大削弱民主黨候選人在關鍵州的吸票能力,結果連老布殊也受惠,可以在八八年接棒當總統。希拉莉跟奧巴馬雖有點「牙齒印」,但他的coalition特別是少數族裔的支持仍然堅實,希拉莉大有機會繼承這份政治遺產,乘勢進軍白宮。
她的另一個優勢是共和黨仍未擺脫茶黨等極右意識形態勢力的牽制,所有枱面上的政治人物包括想成為總統候選人的共和黨新星、大老都不敢開罪茶黨,都不得不接受茶黨的極右政綱,包括大幅減稅、大削政府開支、反對新移民、反對墮胎及同性婚姻等。可這些建議只能迎合日漸老去的共和黨基本支持者,卻必然開罪大量少數族裔選民。上屆羅姆尼原本是個溫和派,到勉力勝出初選後已成為極右候選人,跟重視貧富懸殊的主流意見距離越來越大,最後在關鍵州如賓夕法尼亞、佛羅里達都落敗,自然跟白宮無緣。
本身有優勢,對手又傾向自殘,只要希拉莉自己不出大錯,她的白宮之路暫時看實在前途光明。

盧峯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