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舖仔小店】
艾威愛錶。
但圈內人都知道,艾威有個「好受歡迎」的壞習慣。三杯到肚之時,你讚他戴的古董錶漂亮,他二話不說就除錶送人(羅家良是其中一位幸運兒),酒醒後徒嘆奈何。五隻古董錶送剩兩隻,痛定思痛,飲少兩杯,力保愛錶。
廿年前艾威在拉斯維加斯贏了錢,身痕買了第一隻古董錶,卻意外跌壞了裏面一件小零件。送回勞力士總行以為實食無黐牙,對方竟說手錶年代久遠沒零件,愛莫能助。九龍城之友周潤發指點他:「去九龍城搵阿伯啦!佢唔得就冇人得咖喇!」居然真的讓他尋着那最後的古董零件。修好後吳伯千叮萬囑這錶跌不得,針再斷,神仙難救。
往後20年,艾威的古董錶沒走出過九龍城這個樓梯檔。
發哥八點等開門
「店大未必一定欺客;但小店能長期獲客人支持,必有其因由。」是艾威給吳伯伯的開場白。
84歲的吳伯伯(吳拾)很酷。他讓我玩「猜猜我幾歲」,我把他猜年輕了,他鼓起中氣:「我食的鹽,你哋排隊都食唔完呀!」係係係;又謂:「你看這乞米般的檔口有甚麼好!」;以及:「不是熟人我不做訪問的。明天你讓哥哥仔(艾威)來了再聊吧!」嚇得我忙向艾威求救。
吳伯伯1947年來港,1949年電車工會罷工之時,在灣仔拜師學打金,後來跟著師傅轉行做鐘錶維修:「跟咗師傅,佢轉你就轉的啦!」1960年自立,落戶九龍城唐樓樓梯底。天天穿著畢挺小西裝開舖,由頭頂飛機隆隆升降,到天空輪廓日漸收窄,到環境與街道都靜下來,老房子在圍板後翻新,埋首小舖修錶五十多年。當年好多空姐出埠買來古董錶,拿給吳伯鑑賞評級辨真偽。紅姑與發哥《秋天的童話》(1987)裏的古董錶與錶鏈,就是吳伯伯的珍藏。發哥試過晨早八點把車停在店門前,等伯伯開店為古董錶抹油;2010年發哥為伯伯拍的簽名黑白照,擺在櫥窗當眼處;數年前發哥讓太太找他幫忙拍香港旅遊宣傳片:「初時我做到瘟瘟沌沌唔騷佢,佢話佢係發嫂,我望吓,認得先答應,發哥唔會搵我笨!」在這裏發哥不必野生捕獲,他會自投羅網。
機會只得一個
師兄弟、老行家退休,貨尾與工具都送到吳伯伯店裏來。訪問前剛有人拿數隻百年老錶給吳伯伯修理,吳伯伯:「隻隻錶(年紀)都大過我!」禾稈冚珍珠,聽一廣州收藏家說你自己都有好多百年珍藏:「收埋?老婆都賣了啦莫說是錶!古老零件就多!呢個哥哥仔就最清楚!」但吳老太就笑笑口坐我身邊。伯伯小心拿出兩隻勞力士「棺材仔」,因當年的錶帶位置齊頭像外國棺材;戰後46至55年的手錶大部份沒避震,一掉到地上,斷了針就香消玉殞。沒零件的話,惟有在針裏鑽個洞駁回,行內人叫種車針。但他年紀大了眼睛不好,拿給他修理最少要花上個把月,看你放不放得下心。但客人甚麼都不理,單據都不收,價錢任他開,修好手錶為上:「外面沒人想修了,若我不修就更沒人想修了。我還要挑來修,免得太殘的修不好!若是修理期間掉了一小件配件,你死啦!拆天都要找回呀!」了解到舊物不只是舊物,許多事情一去不返。那年代的人,沒有電視電影網頁公關宣傳,大家幫襯的,是對他多年來儲下的信心,及口耳相傳的信任。屈身「乞米般的檔口」還是西裝骨骨,不是大行下的維修師,他自己就是招牌。
自九十年代call機到今日手機流行,少人戴錶,修錶業曾面臨大危機。近年有能力的人買高價新錶,隻隻錶百萬上落,吳伯伯自問修不來,舊的倒卓卓有餘。伯伯喊艾威「哥哥仔」,笑艾威的寶貝勞力士,一半羅馬數字,一半亞拉伯數字是「鬼佬著唐裝」,兩頭唔到岸。甚至說:「我有隻仲靚的!」又去翻他的珍藏與艾威同賞。牛高馬大的艾威倒是笑笑口,細聽他訴說手錶天與地。最重要是對他有信心:「你看他說話很專業,不覺得誇大,有那句說那句,價錢也很老實。你要修錶找錶,就要找這些地方。」
利成錶行
地址:九龍城候王道2號A地下
電話:23839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