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央行數周前才正式實施量化寬鬆措施,投資者卻已經開始揣測量寬何時結束,部份人更估計量寬時代會較預期更早完結,但我們認為提早結束量寬政策的可能性偏低,這主要涉及三方面的考慮。
首先,歐央行提早結束量寬會損害其公信力,而公信力對央行來說非常重要,特別是利率處於零的時候。其次,何時結束量寬應繫於歐元區的經濟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失業問題、工資增長、實質通脹及通脹預期等關鍵數據。第三,希臘、俄羅斯與烏克蘭仍存在風險,這些憂慮難在數個月內消除,故歐央行需要繼續保持充裕的流動性。
通脹是歐央行執行量寬措施的重要指標。現時油價持續低企,對經濟體系的影響將逐步顯現,而歐元於過去數月不斷貶值,亦對經濟有推動作用,但估計都不能在明年9月前將區內通脹推升至近2%的目標水平。歐元區內,除德國以外,其餘國家情況仍然堪憂,特別是那些正經歷結構性改革的國家。雖然只有倚賴德國的高通脹才能帶動歐元區回復平衡,但任由通脹上升會令德國面臨重大的政治壓力。綜合以上原因,我們預期歐洲通脹會持續低企。
兩種情況結束量寬
甚麼情況才會驅使歐央行結束量寬措施?有兩種情況,一種正面,一種負面。假若歐洲經濟復蘇的速度較預期快,區內通脹普遍升至目標水平,其時德國通脹可能已超標,此時即使歐央行結束量寬,歐股仍會跟隨經濟上揚,歐央行便可按照經濟復原速度而將利率正常化,市場亦接受利率逐步上調。負面的情況是,油價急速反彈令市場突然察覺到通脹風險,這將會大幅推高通脹及通脹預期,歐央行被迫結束量寬,但這會對股市帶來破壞性的影響。
撇除油價急升的假設,綜合前述三方面的分析,歐洲央行提早結束量寬政策的可能性仍低,估計歐洲央行最早會於明年9月底才結束量寬措施。我們相信屆時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及通脹甚至已顯著超出歐央行原先的估計。
富達國際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