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街頭張貼新電影《滿月酒》海報,乍看還以為李安的《喜宴》首爾整容凱旋歸來盛大重映,左右夾攻的異族同性情侶我因為不懂得分辨洋漢眼耳口鼻,只好放左邊那位一條生路,右方的中基代表相貌和我們的趙文瑄大哥差太遠了,娃娃臉過了使用期限禁不住呈現一種膠着狀態,公然示範何謂「眼瓊瓊」。護短的當地朋友說他們勝在身材壯美,馬上找出手機的預告片讓我觀賞,可惜張惠妹激昂的腐女歌詞太搶鏡頭,健身院苦心經營的肌肉黯然無光。海報最大亮點是位居正中的歸亞蕾,執相神手可能誤會她在戲中飾演兩男爭奪的女朋友,落重藥替她返老還童,不但比二十二年前初演基媽媽更加青春,甚至皮光肉滑過一九六五年首登銀幕的《煙雨濛濛》──咦,奇怪,楊凡在《學周影評十年》後記不是說自己當時狠批此片對白「過份文縐縐」嗎,怎麼書裏芳蹤杳然?
可能在西門町遊蕩的緣故,一提《煙雨濛濛》,前後期台灣花旦在腦海爭相湧現。正印應該是張美瑤和唐寶雲,此外有一個坐歪少少的王莫愁,邪花則是憑《意難忘》走紅的艾黎,歸亞蕾算演技派,演藝壽命也最長。國聯成功捧出江青甄珍,汪玲是否他們的合約演員記不清了,一炮而紅的《菟絲花》由李翰祥導演倒是肯定的。李湘較難定位,宣傳一般以「女人味」形容,較唐突的說法是風塵味,衣缽很快就傳到貝蒂和姚煒手上。之後冒出林青霞林鳳嬌,還有胡茵夢張艾嘉──台灣女星蓬勃現象的大功臣當然是瓊瑤,九十年代的《還珠格格》林心如和大陸的趙薇平分秋色,可知大勢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