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前應浸水

進食前應浸水

【本報訊】甲肝是由病毒感染所致,較常因接觸患者糞便,或受其污染的水源或食物而傳播,食物中又以貝類海產最高危,患者會出現食慾不振、發燒、上腹不適、皮膚和眼白變黃,以及小便呈茶色等徵狀。瑪麗醫院肝臟移植科顧問醫生張丹圖指,高溫攝氏85度以上,只需一分鐘就可將肝炎病毒殺死,煮沸食水兼徹底煮熟食物,有效預防感染。

病毒不能在果樹生存

至於進食新鮮水果又會否有感染甲肝的風險?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講座教授黎青龍解釋,甲肝病毒本身必須有水份才能生存,假如新鮮水果、包括藍莓的果皮上沒有任何水份,病毒不可能存在。張丹圖則指,肝炎病毒只能在動物身上生存,故就算用來種植水果的水源含有肝炎病毒,病毒在果樹上也不能生存。
相反,急凍食品如有受污染水份存在,就可隨着急凍過程,將病毒變得不活躍,一旦回復正常室溫,直接進食,就可能病從口入。張建議,急凍水果較適宜在烘焙食品上使用,「焗蛋糕時就夠高溫殺死啲病毒」。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建議,若鮮莓受甲型病毒污染,病毒多數在表皮,故進食前浸水及沖洗,有助沖走病毒。
■記者陳凱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