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屍」病 - 李碧華

「傳屍」病 - 李碧華

今人聞之色變的疾病,是愛滋、禽流感、沙士、伊波拉病毒……看《奇趣史話》,在醫學科技相對落後的古代,人們最害怕什麼病?大規模爆發的疾病稱「大疫」,帶來深重災難的有五大傳染病:──
(一)傷寒、(二)瘴氣(即瘧疾)、(三)傳屍(即肺結核)、(四)癘風(即麻瘋)、(五)虜瘡(即天花)。
除了傷寒之名沿用至今,其他的病症都「古意盎然」,不加註釋肯定不明。
我見「傳屍」一詞,尤其不明,因為患病未死,如何傳屍?雖生猶死?打定輸數?抑或其毒無比?生人勿近?於是追溯查證:中醫的肺結核症早於魏晉時期已出現,漢華陀及唐醫書都見記載,例如「女患傳屍瘦病」。原來還有好些別名,如「淋露」、「寒熱」、「骨蒸」、「勞瘵」、「殗殜」、「伏連」、「肺癆」、「無辜」──此中以「無辜」最具悲情特色,因一切重病惡疾都很無辜呀。
肺結核當年幾乎都回天乏術,「其屍氣病人,亦復致人死也」,血氣衰弱,臟腑虛羸,互相傳染之消耗性可致死病患,真是一沾即中鬼氣。
再觀已慘遭政治撕裂的香港,是非黑白不分、兩面三刀、指鹿為馬、秦檜扮岳飛、講笑袋住先,還有政改一億撬票價……真是一屍傳一屍死路一條的「傳屍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