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兩年接68宗兌換投訴里數換機票 早1年訂票僅得候補

消委會兩年接68宗兌換投訴
里數換機票 早1年訂票僅得候補

【本報訊】港人出名「數口精」,於消費或旅遊同時順道賺取飛行里數,換取免費機票,惟不少人在兌換時無留意相關條款細則,隨時墮兌換陷阱。消委會過去兩年接到68宗飛行里數計劃投訴,有人提早一年兌換旺季機票,結果只得候補機位,亦有人付出大量里數及比零售價更高的金額換領行李篋。消委會提醒市民兌換里數前,應細閱程序及限制,換領禮品宜先了解街價。
記者:佘錦洪

投訴人楊先生去年2月27日致電飛行里數公司,欲以里數兌換今年2月14日至22日來回札幌機票,豈料職員即時告知只有候補機位。楊先生認為這「匪夷所思」,於是嘗試循網上訂票系統購買同一航班機票,其實仍有機位。他質疑航空公司針對經飛行里數兌換機位的乘客,令客戶隨時要白白等候,不滿公司做法欠缺透明度。
航空公司解釋,會因應旺淡季、預計乘客量等不同因素,決定兌換機位配額,而楊先生所選時段為農曆新年假期,可供兌換的機位額滿,最終為他安排另一航線機位。

突稱機票過期需補錢

蔡先生前年4月以飛行里數兌換同年10月由香港飛往台北的機票,並收到航空公司的電子機票確認。出發前一個月,他突然收到飛行里數公司電話,指機票有效期已在6月屆滿,需要收取額外120美元,一度打算取消行程。經消委會跟進後,雙方達成共識不需「補水」亦可使用機票。
另一宗投訴人方小姐因短期內無計劃外遊,決定以7.6萬飛行里數加上額外「840元」,換領原需10萬行里數才可免費換領的行李篋。但她在兩小時後收到確認電郵,始發現交易以美元計算,即共付出逾6,000港元。方小姐之後翻查資料,發現行李篋零售價只是5,000港元,而且她持有的飛行里數足夠兌換兩張來回東南亞的機票,認為換領條件不合理,但飛行里數公司堅持兌換條款及交易貨幣單位已列於網站中,積分一經扣除在任何情況下均不獲退回。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許敬文表示,航空公司對可供兌換機票數量有不同考慮,提醒消費者應留意相關條款細則及各種限制,如機位配額、里數有效期等,「網上交易經常都要留意呢啲問題」,盡早擬定兌換方案,避免倉卒決定,換領不成功亦可作其他打算。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指,因供貨商戶標價與零售價未必相同,「都要精明少少,換之前去行吓睇吓街價先」。
消委會在2013年及2014年,分別接獲42宗及26宗有關飛行里數的投訴,主要涉及兌換里數問題,亦有投訴指電話熱線難以接通,建議消費者使用飛行里數時要有心理準備需花時間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