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聘主席違獨有傳統

外聘主席違獨有傳統

【順應潮流】
多年來,英資大行普遍恪守《英國企業管治守則》要求,主席一職慣由外部聘任,以維持該職責的獨立性。但作為歐洲市值最大銀行的滙控(005),一直以延續有效管理及營運傳統的理據,堅持委任行政總裁擢升為集團主席,是少數力排眾議的英資企業。
在2010年下旬,滙控發生罕見的高層換班大地震,曾一度幾乎出現空降外來主席的契機,惟最終在滙控老臣及資深股東力橕下,最終仍由「自己人」、時任財務董事的范智廉接任主席。
但分析指,隨着滙控近年爆出多宗違規醜聞,私銀逃稅風波隨時火燒後欄,更凸顯了滙控要外聘獨立主席的必然性。
以渣打(2888)為例,其主席人選一早已外聘獨立人士出任,蘇格蘭皇家銀行現任及候任主席,亦一樣屬外聘。

2010年曾爆「宮廷政變」

為回應企管要求,滙控前主席葛霖於2006年接棒時,曾將主席及行政總裁職務分家,前者只集中風險監控及合規管治,後者才「捽數交賬」。不過2010年葛霖突棄商從政,引發措手不及的「宮廷政變」。據英國媒體報道,時任滙控獨董的高盛前聯席行政總裁約翰.桑頓,一度獲部份董事支持,空降為集團主席,但傳聞遭行政總裁紀勤威脅「散水」,「拍枱」反對,結果經多方協調下,范智廉走馬上任主席,歐智華接掌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