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影圈有兩大美人,葉楓、夏夢。漢口葉楓眉黛低橫,風情月意;蘇州夏夢長挑身材,天然俏麗。葉楓、夏夢我都見過,前者近觀,後者遠看,皆教我心醉。夏夢,原名楊濛,四七年來香港,三年後得芭蕾舞皇后毛妹之介入「長城」,獲袁仰安賞識,並為起藝名「夏夢」,有「仲夏夜之夢」之意,亦因夏天入「長城」遂伊明星夢,故名。夏夢一米七零,玉人頎頎,當年,怕只有「長腿姐姐」葉楓可跟她媲美。夏夢甫入「長城」,即出任《禁婚記》女主角,劇本原為李麗華度身訂造,李麗華他投,導演李萍倩慧眼獨具,以夏夢替代,跟大明星韓非合作,面對大牌,了無懼意,少婦角色,拿揑準繩,不像初演。李萍倩不禁讚道「天才,真是天才!」於是片約紛至,不旋踵已成紅星。
自五六年起,我便看夏夢電影,最喜歡《新寡》,飾新寡文君方湄,將一個丈夫剛去世的少婦內心世界演繹得細膩深刻。電影改編自史得原著小說,史得者即名作家三蘇,也就是薦我去寫小說的老長輩,以為三蘇只擅怪論,豈料言情小說也寫得出色當行。李炳宏老哥五十年代進「長城」,跟夏夢熟稔,我問伊人性格?對曰「文靜大方,不愛多言。」一個月大抵會見兩次面,那是演員討論會,會上各自表述,無非是家常閒話,由於夏夢愛靜,談話相應少。
上海小姐石慧——孫慧麗,好動活潑,慷慨大方,跟傅奇是一對兒。李老哥住在他倆家,交情好到不得了。石慧佻皮好謔,愛叫傅奇做「稻柴」,啥意思?上海話,就是普通木頭,沒用!難得傅奇不動氣還樂於應。李老哥說「這是一對歡樂夫妻。」石慧愛享受,不拍戲,都會出外吃飯,什麼地方開新菜館,必定呼朋喝友去嘗新;夜總會更少不了伊的芳蹤。「傅奇不喜歡跳舞,石慧偏愛跳,對手落到我身上。傳奇坐看着,笑呵呵!」
李老哥回憶往事,臉上帶着歡愉。石慧比夏夢晚一年入「長城」,拍了《一家春》便走紅,聰慧靈黠是石慧的特徵,論氣質,左右影圈裏,只有林翠相近。石慧早婚,五四年二十歲就嫁與傅奇,育兩女一子,其中一女傅明憲,也成了明星,更是香港社交界的名女人。李老哥欣賞石慧——「伊能跳能唱,還是有名的女高音。」這個我知道,聽過她的歌,棒!
石慧熱中政治,六七暴動,手捧毛語錄上街抗命被捕,受港英打壓,換來紅朝讚賞,成為多屆「人大」代表;傅奇也不遑多讓,成為免稅店掌舵人,收入不菲。如今兩老隱居溫哥華,坐郵輪遊世界,閒時搓麻將、畫畫消遣人生。相比起來,寧波麗人陳思思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年紀最小的陳思思,○七年十月病逝上海「華東」醫院,年僅六十九。陳思思五五年入「長城」,拍《鳴鳳》時,不外是個小演員,這時,「長城」已有大公主夏夢和二公主石慧,陳思思想出頭,談何容易?可幸運之神眷顧思思,拍到了《三笑》。在「長城」,夏夢、石慧有特權,可推劇本,剩下來的總得找人拍,這就便宜了思思,《三笑》一炮而紅,陳思思地位攀升,成為三公主,拍片無數。李老哥說「到了後期,陳思思的票房比夏夢和石慧還要好。」那可有像右派女星那般明爭暗鬥?李老哥慌擺手:「沒有!沒有!『長城』是大家庭,和睦團結,從無鬥爭,也不講政治。」左氣纏身,那是六七年「文革」以後的事。文革興,「長城」衰,導演、明星無戲可拍,失婚的陳思思心灰意冷,跑去整容。說到這裏,李老哥惋惜地道:「好好的一張臉,弄啥物事!要死!」愛情迷離,陳思思後來跟了前夫高遠的叔父蔣仕,更教人摸不着頭腦。
「長城」三公主,夏夢留港,石慧奔加,陳思思在天國,再難碰頭!